會計師老實說-20億第3次,成交?


上圖為美國藝術家Beeple的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成交拍賣價格6,900萬美金(約台幣19億3千萬),你可曾有過一個疑問,藝術品天價拍賣之後,是去了哪裡?是拿回家收藏嗎?其實大多數的天價藝術品、奇珍異寶,得標者不會直接帶回家收藏,尤其那些以投資為目的者更是,藝術收藏品在許多人眼中也許無法評斷他的美,但如果你知道要價一棟帝寶,就算看不懂他的美也會驚嘆二下,然而奇怪的是富豪們花了大把鈔票買的名畫、名酒各種藝術品,怎麼不放在家中好好欣賞呢?一切都是因為稅的關係,以台灣為例,2021年4月剛通過修正「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第29條規定」,未來文物或藝術品透過展覽、拍賣活動交易的財產交易所得採分離課稅方式,有效稅率為1.2%,實施期為10年,這代表著什麼? 在各過去臺灣還在亞洲四小龍的時候,台灣對於藝術品交易是屬於龍頭地位,隨後被香港取代,雖然1.2%的有效稅率不及香港0.5%有效稅率有競爭力,但香港因反送中事件,國際資金外移並尋找新根據地,臺灣這樣的作法不是首例,在提供倉儲服務與交易中間平台的領域中,一直是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的瑞士,與日內瓦(Geneva)提供同樣功能的自由港,在瑞士境內至少就有十處,包含蘇黎世(Zurich)、巴塞爾(Basel)和基亞索(Chiasso),客戶若將貨物寄倉在這些自由港中,一概免繳進口稅、出口稅及附加稅。

臺灣將藝術品拍賣所得的有效稅率降為1.2%後,亦即一幅1億臺幣的畫作若在台灣售出,賣家僅需繳交144萬臺幣的所得稅;當時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在修法前的公聽會中,藝術界的各路大神,包含藝術收藏家(兼企業家)、藝廊、拍賣機構等皆希望將現行0.3%到2.4%的稅率再下修,好與中國和香港競爭,不過筆者認為這些人要遊說政府降稅無非還是為自身利益考量,拿著重振臺灣成為亞洲藝術重鎮之旗,實則進行避稅,許多歐美國家針對此類藝術品課以超過20%的所得稅率,成交量依舊驚人,由此可推斷租稅並非臺灣藝術品交易量輸給中國及香港的主因,若單純靠租稅政策即能讓產業茁壯,那麼這篇報導大概甩了臺灣這些藝術界大神87個耳光。

快速總結重點:
  1. 價值連城的藝術品,很多富豪拍賣得標後是不拿回家欣賞的,因為一個字「稅」;因此擺在自由港中則成為首選。
  2. 臺灣不少機構團體想透過遊說等方式鞏固特定團體利益,已是臺灣各行百業的常態,如果執政者未能思考長遠大局,從單點(4年任期)來解題,永遠只能見樹不見林。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