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快速讀書心得

  1. 五線譜投資術
    1. 財務顧問李文
    2. 雙引擎收入
    3. 幾位數管理 
    4. 最低生活費標準
    5. 5年限股價高低參考、乖離率判斷股價高或低的加碼標準、低於5年限便宜加碼,負乖離0-10%加碼2張,10%-20%加碼3張,負乖離20%-30%加碼4張,負乖離30%-40%加碼5張。
    6. 俄羅斯公債利率=>2014>14.18%、2022/2/25 12.46%
    7. 坦伯頓法則
    8. 郭恭克
    9. 股價淨值指數
    10. 曾氏通道
    11.  全球投資GPS(本益比、股價淨值比、殖利率)
    12. myindex.jp
    13. ETF種類
      1. VTI(美國)
      2. ACWI(全球股票)
      3. EEM(新興市場ETF)
      4. EWZ(巴西ETF)
      5. AAXJ(亞太不含日本)
      6. IEV(歐洲ETF)
    14. 金字塔加碼=>跌10%加10%、跌20%加20%、跌30%加30%,跌40%全押。
    15. 五線譜=>+2標準差(SD)、+1標準差、長期趨勢線、-1標準差、-2標準差;告訴你相對高點或低點;樂活通道是告訴你買點。
  2. 投資最重要的3個問題
    1. 沒有因果關係的關聯性不足以作為操作的依據。
    2. 你的證據一定要符合基本的經濟原理;如果你找到一個可靠的模式卻沒有好的解釋,就不要用它進行操作。
    3. 總統任期指標(後二年股市較好)
    4. 摩根士丹利Topix指標
    5. 重新框架
    6. 在你進行預測時,最重要的是猜對市場走勢,而不是幅度;因為猜對市場走勢,你就會站對邊。
    7. 要維持及鍛鍊一項在你投資生涯只會用到幾次的技能並不容易,大多數人不會,所以你得會才行,他們只想鍛鍊每天使用的技能,而不是十年才會用上一次的。
    8. 大漲、小漲、大跌、小跌,只有預測大跌,才會讓你因為持有現金或採取其他防禦性姿態。
    9. 防禦性資產組合配置=>部分持有資產放空指數,當其他股票下跌,損益對沖。
    10. 我們往往努力避免痛苦,而非增加成就。
    11. 在你開始構思策略之前,不妨先設定一些基本規則來達成你的目標。
    12. 人對風險的認知和他們當下沒有得到的東西有關,而不是如果他們沒有得到當時既有的東西,他們會作何感想。
    13. 你的大腦就是無法一次綜合思考,他只想到沒有得到的東西,在你看來那就是風險=>簡單來說,人類(投資人)要的不只是報酬。
    14. 任何時候你所感受與擔心的風險都跟你沒有得到有關。
    15. 單憑你當下的感受決定,並忽略其他所有要素,你就是犯了大錯。
    16. 太過頻繁進出是過度自信的後果,自以為有操作的依據,其實你沒有。
    17. 嘉信理財公司
  3. 微不平凡
    1. 羅丹
    2. 要買入負債前,要先買入能夠抵銷負債現金流的資產。
    3. 與其找一個成功的人來說服大家要做什麼才能成功,不如找一個失敗的人來警示大家做什麼所以才失敗。
    4. 活資產、死資產、活負債、死負債。
    5. 基本上財務狀況跟腦中的知識有關,錢的多寡只是時間問題,這個世界上錢的貧富差距只是表面上的結果,其背後的真正原因是知識的貧富差距。
    6. 箭瑛大橋。
  4. 七步創造終生收入
    1. 事實上,大多數人高估了自己一年內能做成的事情,但是他們也嚴重低估了自己在未來十年或者二十年內能做成的事情。
    2. 我的問題質量,就代表我的人生質量。
    3. 錢只是銀行電腦裡的一連串數字,你賦予錢什麼含意和情感,錢就代表什麼含意和什麼情感。
      1. 權利感
      2. 自由感
      3. 安全感
      4. 助人感
      5. 選擇感
      6. 存在感
    4. 成功達到最高水平的人並不只是幸運而已,而是他們有些事的做法與眾不同。
    5. 財富不是生活目標,而是生活手段。
    6. 如果用起來太複雜、太難、太花時間,人們就會停止使用。
    7. 達瑞歐:「要進入叢林之前,我會先問我自己的第一個問題是「我不知道的有哪些?」,如果知道自己的侷限,你就能適應調適,進而取得成功,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侷限,你就會受到傷害。
    8. 如果我們夠認識了解我們大腦認知的侷限性,就像我們認識了解自己身體的侷限性一樣,我們就能把整個世界設計得更美好。
    9. 我相信,人們尋找的不是生活的意義,而是活著的體驗。
    10. 最難的事情是下決心行動,之後的事只要堅持就行了。
    11. 如果你把確定性看作你生命最重要的需求,和你把愛情作為第一大需求相比,確定性會讓你的行動方向有很大的不同,在人際關係上、在商業上、在投資理財上也會有很大不同。
    12. 如果你深入挖掘自己真正追求東西,就會發現那其實根本不是錢,你真正追求的是你認為前能夠給你來的東西,那是一系列感覺的組合,在這些感覺背後是你的基本需求:
      1. 確定性/舒適感
      2. 不確定性/變化
      3. 重要性
      4. 愛和聯繫
      5. 成長
      6. 奉獻
    13. 當你追求錢的時候,你其實是想滿足某些情緒上和心理上的需求,在這些情緒的背後,是那些讓你的人生與眾不同而必須滿足的基本需求。
    14. 理財規劃師、投資顧問等反功能決策者譬喻為屠夫(經紀人),只叫你吃肉,獨立顧問(受託人)則為營養師。
    15. 如果你想獲得財富自由,就必須用你的個人自由去冒險。
    16. 有上行收益沒有下行收益。
    17. 結構化票據。(借錢給銀行的意思)
    18. 大多數人認為我們沒有成功、我們沒有就,都是因為別人或者別的事情超出了我們的控制範圍,我們沒有辦法解決,或者我們自身認為,自己天生不是這塊料,根本不能掌握這一領域。=>真相是,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無實現重大進展,阻止我們的終極因素不是別人的限制,而是我們自己限制自己的感覺或信念。
    19. 不管策略看起來多麼美,你還是要不時的看一下結果。
    20. 找到你人生出錯的地方,和找到你人生做對的地方一樣容易。
    21. 你只要採取大規模的行動,按照一個有有效的和經過證實的策略採取行動,就會重新改寫你的故事。
    22. 如果你沒能採取行動來改變你的財務狀況,一部分原因是你不確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不確定哪條路會成功,哪挑路會失敗,你感覺整個人完全不知所措。
    23. 我們的大腦經常弄不清楚大的數字究竟有多大,要是你能認真地看清事實真相,你會發現自己原來以為得到夢想中的非常多奢華生活需要很多錢,其實真正需要花的錢比想像的還要少得多。
    24. 你都能得到,只是不能一下都得到。
    25. 你要記住的終極真理:生活重要的不是錢,而是心情;真正的目標是擁有你想要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你想要的東西。
    26. 金錢本身並不是目的,賺錢的過程,錢能帶我們去更多地方,錢帶給我們的時間、自由、機會,這些才是我們真正應該追求的東西。
    27. 五大財務夢想:
      1. 財務安全(平均而言這五項開支佔大多數人開支的2/3)
        1. 你的房貸還清了,你這輩子再也不用靠工作還房貸。
        2. 你的公共費用全部付清,你這輩子再也不用靠工作交水費、電費、電話費了。
        3. 你家裡的人未來所需的食物費用全部付清了。
        4. 你未來基本交通費用全部付清了。
        5. 你未來的基本保險費全部付清了。
      2. 財務活力(娛樂費用)
      3. 財務獨立
      4. 財務自由
      5. 絕對財務自由
    28. 明確就是力量,你的腦子知道一個真實可靠的數據,你的意識就會找到一個辦法去實現這個目標。
    29. 大腦部分潛意識(網狀活化系統),當你擁有一台車會突然看到很多人開這款車,或者一件衣服等,其實這款車、這件衣服一直都在你身邊,而且經常出現,只是你沒有注意到。
    30. 風箏飛的最高的時候,是憑藉逆風,而不是順風。
    31. 千萬不要低估長期堅持不懈採取正確行動的威力。
    32. 本書核心論點:
      1. 本書作者問自身問題,寫書=>問對問題:「那些最高效的投資人做了什麼能讓他們持續獲得成功?」
      2. 本書作者人生核心問題=>我如何幫助人們現在就能明顯地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
      3. 弄清楚如何釋放自己的創造力,專注為市場增加更多價值,然後把你多賺的錢轉入你的財務自由基金。
      4. 遠離高費用投資基金(公募基金)
      5. 錢有深層感受意義(人真正在乎的情緒、需求價值)
      6. 複利加值(放大收入、拉長期間、降低稅費、拿鐵因子費用)
        ※盲點仍在於後期靠複利滾大的本金,仍以定額的利率試算,本金大並不代表能以相同方式或速率維持。
      7. 強調投資ETF
    33. 如果準備好了,你知道這件事需要你付出什麼,那麼這就不是冒險行為,你只需要弄清楚如何到這裡。總會有一條路能到那裡的。
    34. 想要獲得更高投資收益:
      1. 風險收益不對稱投資策略(5:1)
      2. 資產配置
    35. 試探河水有多深,千萬不要把兩隻腳都伸進去。
    36. 風險規避心態(損失>利益),給猴子一顆蘋果,他會很開心,給他兩顆再拿走一顆,他會很生氣,即使結果都一樣(他還是有一顆)
    37. 預測就是力量。
    38. 擁有一個夢想基金(水桶、預算),給你提供情緒上的快樂和興奮,所以你可以體驗到你的勇敢投資在短期和中期所帶來的好處,而不是等到遙遠以後的未來才能享受到。
    39. 問,你就會得到答案,但是如果你問的是更好的問題,你得到的答案也會更好。
    40. 那些問題你問得比別的問題加在一起還多?你最關注的是什麼?你人生最癡迷的是什麼?尋找真愛、與眾不同、學習、賺錢、讓每個人都高興、避免痛苦、改變世界,你需要意識到你最關注的問題是什麼,你這一生最關注的問題,會塑造、框定、指導你的人生。
      ※問題就是答案。
    41. 控制只是幻想,我們都喜歡控制,但控制經常只是幻想,我ˇ們覺得能夠控制自己健康、自己的財務、自己的孩子、甚至是別人的孩子。
    42. 記住我們關注的焦點並不只是資產的增值,我們的關注的是有保障的終身收入。
    43. 人壽保險規劃,不是死了才能賺錢,他是被精心設計,在你活著的時候從中獲利的。
    44. 私募人壽保險Private Placement Life Insurance;類似私募基金(適用高淨值、收入客戶)
    45. 風險/收益不對稱策略(期望值高策略)。
    46. 你能投資很長時間,但你要變得富有並不是非得用很長時間。
    47. 所知越少所學越飢。
    48. 生活的關鍵就是,要相信最好的還在後面。
    49. 富有的關鍵是用有限的環境滿足無限的想法。
    50. 如果你關注的是你不能控制的東西,毫無疑問的你在生活中壓力會更大。
    51. 你可以影響很多事情,但你不能控制這些事情。
    52. 如果你想塑造你的行為,最快的辦法就是改變你的注意力所在,改變你賦予某件東西的意義,讓你自己有更大的自主權。
    53. 如果你的情緒是感恩的,那麼它不會同時是憤怒的,你的情緒不可能既是恐懼的同時又是感恩的。
    54. 投資建議花費:
      1. 投資於體驗:旅遊、學習新技能、學習課程
      2. 為你自己買時間:金錢能改變我們花費時間的方式,把我們解脫出來,去追求我們的激情。
      3. 投資於別人。
    55. 捐贈分類三個罐子:
      1. 第一個罐子裡的錢,花給自己。
      2. 第二個罐子裡的錢,花給自己認識的某人。
      3. 第三個罐子裡的錢,花給自己不認識的人。
    56. 其實只要你追求的是相當大的目標,你就會遇到這些困難和挑戰,這是自然而然的事,但不要為此指責所有的人。
  5. 散戶的50道難題
    1. 葉芳的贏家世界。
    2. 外資買超、投信買超動向選股。
    3. 投機交易要整套遵守投機世界的教條,而不是投資世界的教條,
    4. 大股東持有率=>神秘金字塔網站
    5. 選股邏輯=>0050成本股&外資30%↑(原因為外資投資風險評估及董監事席次干預營運不包含KY股票)
    6. 投信基金經理人不能從事短線交易,而且買進任何股票一定要先有"買進評估分析報告"才可以下單。
    7. 投信買超金額占股本前15個股(投本比),從投本比中可以發現籌碼集中的端倪。
    8. 買法人背書的飆股,投信持股5%以上,投信近期買超、外資券商出具研究報告且建議買進。
    9. 投信普遍建立追蹤標的清單(Watching List)或候選股票池(Selected Stock Pool)的機制;換言之投信經理人只能在選定的200-300檔標的中選股、買賣,若要投資以外的標的,就必須要另外撰寫研究分析報告與買進報告,而且部位也相對受到限制,所以經理人寧可不買也省得麻煩。
    10. 平民股神蘇松泙、Y教授。
    11. 2496 卓越 陳立數學反向收購。
    12. 盤前掛金字塔型買單=>平盤4張、+0.5%3張、+1%2張、+1.5%1張(10張為目標的話)。
    13. Sell Side、Buy Side
    14. 預估每股盈餘=>各機構預估的EPS平均數。
    15. 營收持續提升、營業利益率提升、EPS提升,三個條件下而股價也沒跌破季均線,則可續抱。
    16. 習慣盯著漣漪的起伏,自然感受不到潮汐的變化。
  6. 一年賺1400萬的肥羊養股術
    1. 你炒股10年,至少能擁有10年的股票知識,炒ETF10年,你依舊對股票世界一無所知,還要被扣手續費,錢拿去讓操盤手練習炒股,自己還不能發票任何意見,感覺似乎哪裡怪怪的?
    2. 看似與金錢完全無關的所作所為,才是通往財富自由的最快捷徑。
    3. 沒有現金股利的公司,就不適合長期投資。
    4. 卡夫亨氏=>番茄醬
    5. 網格交易
    6. 整天盯盤、四處詢問意見,皆是儀式化行為。
    7. 善於炒股的人,沒有很耀眼的投資報酬率,因為他會不斷買進股票,來拉高自己的成本,降低自己的投資報酬率,投資報酬率越高,往往意味著你越不會炒股,才會連股票不斷上漲的趨勢都看不懂,也意味著你害怕賠錢,沒有膽識,才會不敢加碼買進股票,超低的成本和超高的投資報酬率,充分見證了你的無能和膽小。
  7. 順勢溝通
    1. 表達是為了讓我們想說的東西可以被對方聽見,而溝通是去挖掘對方想表達的部分。
    2. 溝通並不是照著誰的方式去做,更多時候是確認彼此為什麼這麼想。
    3. 信念系統;人類終極信念=>愛與恐懼;愛是創造、付出、分享、開放、療癒的能量,而恐懼則是消耗、索取、退縮、逃跑、傷害的能力。
    4. 所有的情緒,都只是兩種情緒的原型,一個是愛,另一個則是恐懼。
    5. 人際關係的終極信念,我們是基於愛而行動,還是基於恐懼而行動。
    6. 少數經驗的偏差。
    7. 包著討好的控制。
    8. 讓行動化解焦慮,反正結果總會來臨。
    9. 我好像發洩了情緒,但好像沒有滿足需求。
    10. 再次開啟溝通=>表達情緒、說明與道歉、設定目標、說出請求。
    11. 快樂要認同、悲傷要緩衝、憤怒要結果、焦慮要行動。
    12. 認同加上深化連結,回憶加上廣度連結。
    13. 生氣=>下次的保證不是他關心的,當下的補償和行動才是他需要的。
    14. 焦慮=>面對焦慮的人,給予的通常不是意見或方法,而是陪他釐清事物的環節;不逼迫他做出決定,而是好好地聽他把事情說完,最後告訴他「我覺得你真的可以」=>建立起信任後,讓他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15. 練習用愛說話。
    16. 謝謝=>增加感謝詞的受詞=>謝謝你
    17. 溝通的目的=>擴大選擇範圍
    18. DISC系統,系統特質可能會隨著不同情境/事件而轉換各種特質。
      1. Dominance(支配)
      2. Influence(影響)
      3. Steadiness(穩定)
      4. Conscientious(謹慎)
    19. DISC系統分類法
    20. 行動與思考=>一想到某件事情,會先執行再回來修正,或者喜歡完整規畫後再去執行;從先後順序或者比例判斷。
    21. D特質
      1. 重視行動,時間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通常沒有太多同理心和耐心。
      2. 結果導向,只要他的目標很清楚,他就會不斷朝目標進,但這也有缺點,好比常常改來改去,看不見別人的努力,常常改來改去是因為當他往結果前進的時候,忽然發現有更好的路徑,於是很快反應,馬上修改,譬如老闆決策大轉彎,其實只是他找到了更好的方式。
      3. 溝通模式=>時間、事件、重點(你有5分鐘嗎 我要跟你討論周六活動,我想把流程做一點調整)
      4. 人只要專注在一個目標或者壓力大的時候。就有可能使用D特質的互動模式。
      5. 同階層情況下,不妨直接告訴對方一個目標,以及下一步要做些什麼。
    22. 客服核心論點=>先生,我馬上處理您的問題,想先和您確認幾個故障的狀況,讓我們能更快地幫您處理。
    23. 人際和事件=>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更偏向人的感受,還是事情的達成,如果你會先思考任務本身的問題,還是思考要與誰一起完成。


  8. 阿米巴經營
    1. 建立管理規則,最大的目的在於引導出員工的幹勁。
    2. 盛和塾台灣分會
    3. 邁向成功的公式=思考方式X熱忱X能力
    4. 阿米巴= 變形蟲=企業單位最小化(amoeba)
    5. 每小時獲利表
    6. 所謂的企業並不是為了完成經營管理個人的夢想而存在的,應該是一個能保障員工及其家人的生活,並讓大家都能得到幸福的存在。
    7. 公司內部協助合作對價如果今天拼命工作的結果可以在明天得知的話,所以員工便會對實際經營狀況的數據表示關心.
    8. 稻盛會計學
    9. 如何看待費用,重點在於所以員工都能認同該費用確實必須由自己部門負擔.
    10. 加計利息概念,比市場利息還要高的利率計算庫存、固資、應收帳款等等,為了抑制輕率投資、希望應收帳款儘快回收、減少庫存等.
    11. 如果面對人生和工作無法擁有正確的思考方式和強烈的熱情,即使具備相當的能力也無法成功。
    12. 策劃的階段就要讓員工參與,讓全體員工意識到這個目標是自己訂下的。
  9. 反脆弱
    1. 風吹滅蠟燭,卻助長火勢。
    2. 我們的使命是如何馴服,甚至主導或征服看不見、不透明和難以理解的事物。
    3. 任何事物只要從隨時事件或若干震撼得到的上檔利益多於承受的下檔損失,就是反脆弱,反之則為脆弱。
    4. 你不應該犧牲別人的脆弱,而取得反脆弱性=>犧牲別人而以取得上檔利益。
    5. 深奧系統。
    6. 當一個人以毫不妥協的真誠,評斷這個世界,以及評斷其他人,他在道德上是自由的。
    7. 過度補償的機制隱藏在最不可能的地方:
      1. 據說最好的馬和比較慢的馬比賽會輸掉,但和更強的對手比賽卻會獲勝;由於缺乏壓力因子、反毒物興奮效應,缺乏挑戰而出現補償不足,一等一的馬就會愈弱則弱。
      2. 我們在少量的背景雜訊中更加專注,好像為了抗拒那種雜訊,反而有助於提升我們的心理專注力;這些令人分心的小小聲音,就像毒物興奮效應那樣,在某個限度之內發揮他們的效果。
      3. 風險管理專業人員是從過去尋找所謂的最糟情況資訊,並且用他們去估計未來的風險,這種方法叫做壓力測試。
      4. 只有在你不在意有好聲譽時,你才傾向有好聲譽。
    8. 在深奧的系統世界,因本身的概念值得質疑,我們不是幾乎不可能察覺它,就是根本無法定義它,這也是我們不該看報紙的另一個理由,因為它們總是在為各種事情找原因。=>因果不透明性
    9. 急性壓力因子對人的好處優於慢性壓力因子,尤其是前者發生之後,有充分的時間; 然而現代文明帶來的溫和但持續不斷的壓力,讓你覺得身陷在生活當中難以自拔,承受低水準的壓力因子,卻缺乏復原期,會造成的傷害可用中國水刑來譬喻,一滴水不斷掉在頭上相同位置,始終不讓你有復原機會。
    10. 你的身體不是透過邏輯官能、智力以及推理、運算、計算的能力得到環境資訊,而是透過壓力、經由賀爾蒙,或者我們還沒有發現的其他傳訊物質。
    11. 現在嚴重的病理情況中,或許服用藥物有一些好理由,但我的情緒、我的悲傷、除如其來的焦慮,是智慧的第二來源,甚至可能是第一來源。
    12. 語言學習中的另一個被遺忘的壓力因子特質=>學母語VS學第二語言,母語學得好是因為必須表達迫切的需要(譬如吃飯、身體上的需求),才能把一種語言學的最好,為了不得不了解別人怎麼想,所以只好把害怕犯錯的恐懼心態擱置一旁,然而成功、財富和科技使得這種學習模式變得窒礙難行。
    13. 如果你是活著的東西,你的靈魂深處會喜歡某種程度的隨機和混亂。
    14. 害死我的,使別人更強大。
    15. 層級式的反脆弱;經濟要具有反脆弱性,需要每家新創公司呈現脆弱性,而這正是使創業家精神得以發揮的原因,個別創業家呈現脆弱性,而且失敗率必然偏高。
    16. 系統內部的某些部門可能需要具有脆弱性,整個系統才能擁有反脆弱性。
    17. 當你相當脆弱,那就需要依賴事物確實按照早就計畫好的路徑進行;這也是為什麼脆弱的使用方法,需要很能預測未來的原因。
    18. 當你需要偏異,而且因為未來大部分的結果都將對你有幫助,所以你不在意未來可能會出現的結果離散,那麼你便具有反脆弱性。
    19. 分層、單位、層級、碎形結構,以及每個單位的利益和次單位的利益之間的差異。
    20. 對於反脆弱性來說,錯誤造成的傷害應該少於利益。
    21. 鐵達尼號失事=>要是沒有發生,我們會繼續建造越來越大的遠洋輪船,下一次的災難,悲劇會更大=>問題是系統得到利益,而系統若干部分受到的傷害,其他人的錯誤對我們這些人是有益的,而不是對他們有益。
    22. 輸家的特徵是在犯錯之後,不懂得內省、從錯誤中學習,而是覺得難堪、產生防衛之心,並且試著解釋為何他會犯下錯誤,而不是以新的資訊來豐富自己。
    23. 不曾犯過錯的人只比犯過一次錯的人不可靠,而犯下許多錯的人,但是同樣錯誤不犯兩次以上,比不曾犯錯的人可靠。
    24. 有時我們見到人們在試煉之後活了下來,由於存活的人群比原來的人群更強壯,於是我們會認為這些試煉對他們是好事,換句話說,試煉只是一場無情的考驗,殺掉失敗的人。
    25. 受雇者的風險是隱藏的。
    26. 論調節器=>將它的行為建模,並用數學式導出,緊密控制蒸汽機的速度,反而造成不穩定,緊密控制的危險可以推而廣之到各個領域,並且有助於揭露假設穩定和長期脆弱的真相。
    27. 股票市場洗盤=>勝者、老手=>浮而不沉。
    28. 只分析立即得到的利益,而不考慮長期的副作用是錯的。
    29. 穩定就像貸款,遲早都要還的。
    30. 代理問題=>證券營業員及醫生都存有代理問題,因為他們最後的利益在於本身的活期存款帳戶,不是你的財務和醫療健康。
    31. 極少人了解拖延是我們的自然防衛機制,因為這可以讓事情自行發展,發揮他們的反脆弱性。
    32. 人的設計不是為了瞭解要點,所以我們在情感上對雜訊過度反應,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只看資料或情況非常大的變動,永遠不要看小變動。
    33. 即使邏輯頭頭是道,焦點卻擺錯了地方。
    34. 你可以控制脆弱性,而且能夠控制的程度,遠高於你所想的。=>由於察覺反脆弱性。
    35. 避開慈善陷阱=>不捐錢給慈善組織,有可能的例外為那個組織沒有雇用需要支薪的人。
    36. 凡事順遂時,要嚴守紀律。
    37. 財富是智者的奴隸,確是愚者的主人。
    38. 由於可選擇性,事物才能運作和成長。
    39. 一個人如果聰明地運用財務獨立,可以變得強固;它給你選擇權,並且允許你做出正確的選擇。
    40. 反脆弱核心重點=>享受上檔利益卻不必承受下檔損失。
    41. 從發現到第一次執行的時間差異=>醫學研究者稱為轉譯醫學障礙;會有時間上的差異,是雜訊過多和學者的興趣造成的。
    42. 試誤法=>我們追尋的許多東西,每一次嘗試、每一次失敗,都提供額外的資訊,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有價值,如果你曉得什麼事情行不通;每一次嘗試我們都更接近某樣東西,但是要假設我們所處的環境中,十分清楚自己要追尋什麼。
    43. 我們可以從未能得到結果的嘗試,逐步摸索出應該往哪裡去。
    44. 生命是往前生活,但往後回憶,那麼歷史使得這個影響更為惡化,我們自己的記憶、學習和本能,都有他們的順序;若有人今天站著觀察各種事件,卻不曾經歷他們,會傾向於產生因果關係的錯覺,而這正是因為他們將事件的順序混在一起的緣故。
    45. 擁有可選擇性,有權挑選想要講什麼故事的人,只會報告適合自己目的的事情,他們會設法享有故事的上檔利益,隱藏下檔損失。
  10. 10天搞定10年,ETF發財術輕鬆學
    1. 美林投資時鐘。
    2. ETFreplay
    3. 橋水基金達里奧給投資人的資產配置建議
      1. 7.5%黃金
      2. 15%中期債券
      3. 40%長期債券
      4. 30%股票
      5. 7.5%原物料商品
    4. 股票的極長期平均回報,比債券高。
    5. 美國道富集團SSGA,世界第三大資產管理公司。
    6. 橋水全天候基金最大持股=>VWO ETF
  11. 散戶的50道難題
    1. 試著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它們可能只是很小的事,但通常它們造成贏與輸的差別。 
    2. 保險公司把保戶繳的保險金拿去投資發揮效益,方法之一是直接買進長天期公債,讓資產負債互相對稱;相互抵銷風險,來鎖住保險公司應得的利潤。
    3. 一個投機操作的高手,總是會把資金放在最有優勢的地方,不會用平庸的部位,也是因為持股檔檔都是強棒,績效才不會淪為平庸的水準=>巴菲特: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然後全力顧好它。
    4. 若想要透過調整持股水位來超越完全不動的績效表現,務必使用客觀、統計上有意義的方法,才能夠進退有據,切勿使用主觀判斷方法,否則往往猜錯而後悔居多。=>五線譜、均線乖離率
    5. 類全委保單。
    6. 高收益債券基金。
    7. 存股族往往很難熬過大空頭市場(多空循環)的考驗,主要原因在於一般人口袋不夠深,面對整體股市的崩跌很難保持理性客觀。=>破解方法:機械式操作、投資檢核清單。
    8. 所謂的快速累積財富,你該看的時間軸是你的整個人生,若透過正確的投資心法及工具可以幫助你提早10年至20年退休,那麼這樣相對於社會上多數不懂投資理財的人而言,就已經算是快速累積財富了。
    9. 台股指數有史以來每一次大空頭低點,都沒有跌破前一次循環的低點,也就是說,基期總是越墊越高的。
    10. 槓桿將放大連鎖效應。
    11. 集資投資=>類似創業,不過你的營業項目僅有一項就是投資。
    12. 先求資產增值,再求被動收入。
    13. 一個人從25歲起算至60歲,35年的投資期間內,約略會經過4次的景氣循環,只要把握每次的大多頭並滾定財富雪球,時間就是你最好的幫手。
    14. 槓桿型ETF容易發生=>你看對了方向,卻熬不過波動。
    15. 多數人的第一桶金是靠一邊投資的過程,一邊也透過儲蓄來累積更多可以投入的本金,如此才能加速資產的膨脹倍數。
    16. 你必須把你整個人的財務狀況看成是一個大的投資組合,也就是把工作收入(正財)也涵蓋一起來看;如果你的正財已經向債券般穩定了,只買債券或只做定存,那麼你的人生財務狀況就較缺乏成長性,會以最慢速度累積財富,想要比別人更早退休幾乎是不太可能的。
    17. 工作收入不穩定的人=>譬如靠業績獎金或抽傭、高度受景氣好壞影響的工作性質,那麼你的正財本身就像高風險的股票(股價跟景氣高度連動)。=>投資標的要選穩健的。
    18. 先由所得的穩定度來決定投資組合的股債比,再評估過去投資和投機的實績來決定資金配置比,這才是真正老手們沒告訴你的事。
    19. 同族群與跨產業類股的股價會輪動,抓到時間差就能掌握投機機會。
    20. 投機交易的關鍵,就是觀察市場找出時間差,無論是類股間的輪動還是類股內輪動,其實都存在著時間差,包含全部類股都輪完上漲後,進入技術性調整前,有具有時間差,抓到時間差你就能掌握投機的契機。
    21. 你必須在每一次出手之前,認真的評估、思考你進場買進的理由和價位,事後認真的檢討、反饋到原本自己的操作系統,如此一來每一場戰役都會成為提升你操作系統實力的重要機會。
    22. 買進試單=>股價緩漲期先買1、2張頂多買進目標張數的三分之一試單=>買進期間較長。
    23. 賣出試單=>一次出一半,高手賣出股票時並不是用1、2張的方式試單,而是一次會先砍掉一半的部位。
    24. 巴菲特平均資本槓桿為1.2至1.6倍。
    25. 使用融資的投資人需要更嚴謹的紀律,善設停損點並確實執行;一般來說使用融資利率每年5%-7%的成本,再加上融資的槓桿約2倍至2.5倍,只要帳上虧損超過10%,可能就會讓你想要停損出場。=>只選擇大空頭市場尾聲、融資斷頭賣壓宣洩兩次之後再開始使用融資,你的勝算自然會高。
    26. 逢低買,持盈保泰;不要在標的價格下挫時殺出,而是有效率的每個月定期買進,那麼熬過一個空頭,到達下一個多頭高點時,你就會全面獲利。
    27. 金融市場的現實是,往往股市最後並沒有讓人失望,而是沒有紀律的投資人讓自己失望了。
    28. 根據過去台股從萬點崩盤的經驗來看,能夠熬過大空頭市場的投資人並不多,不宜把所有財產都放在股市,尤其在台股來到萬點以上的水準時,務必好好考慮把一部分的資金分散到股市以外的資類別。
    29. 坳單=>已經跌破你原本設定的出場價,照理來說要把股票賣掉停損,但你不服輸反而繼續抱著。
    30. 交易週期時間長度VS均線,交易周前為3至6個月的人,適合以季均線(60MA)判斷股價的多空走勢。=>依照個人交易週期的長短及模式,設定適用的均線。
    31. 市場總是少數決。
    32. 散戶在停損,而贏家在買進,代表贏家有上有資金可以買季,代表贏家目前的持股不是滿檔,所以有錢可以撿便宜,而散戶往往在股價最高的那一刻持股滿檔,以致於下跌的時候百分之百承擔了損失,卻沒有能力在下跌的時候加碼買進。
    33. 投機交易的高手,往往都有建立幾個他們認為最重要的參考指標,以作為進出的依據。
    34. 去揣摩、模仿投資或投機領域佼佼者們的心理狀態,努力的刻意練習,去達到每一次場有重大事件或重大變化時,讓自己的思維邏輯和出手動作,距離贏家們越來越近。
    35. 上市櫃公司的營收數據,往往會落後股價3至6個月才公布,你要留意的可能不是月營收,而是上市櫃公司法說會中所釋出的未來營運展望。
    36. 贏家會讓自己的下檔風險有限,而上檔獲利的空間無限,輸家的交易行為則是全然相反。
    37. 籌碼面=>籌碼流向主力大戶手中時,股價易漲;籌碼流向散戶手中時,股價易跌,可以透過主力大戶進場的成本來換算股價上漲的滿足點。
    38. 移動式停利:
      1. 基本面=>以目標價為停利點。
      2. 技術面=>以均線、型態或黃金切割率計算股價滿足點。
      3. 籌碼面=>以主力或大戶成本價的漲幅30%至1倍為停利點。
    39. 賣出的紀律&買進的標準相互呼應。
    40. 德國股神,安德烈科斯托蘭尼:「投資最重要的是觀察普遍的趨勢,其次才是選股,在指數上漲的過程中,即使最差的投機人士也能賺到錢,而在指數下跌的過程中,即使挑選到好的股票也賺不到錢。」=>判斷與掌握多空趨勢的重要。
  12. 人人都能學會ETF領高息賺波段
    1. 法人鍾情債券ETF,散戶偏愛股票ETF;台灣ETF中,債券ETF規模最大。
    2. 常見Smart Beta 因子
      1. 高殖利率
      2. ESG
      3. 低波動
      4. 高股息
      5. 超額報酬
      6. 高成長
    3. 槓桿型ETF當沖=>不會遇到無量漲停、無量跌停,只有出不掉的價格,沒有出不掉的槓桿型ETF。
    4. 當沖=>避免留倉而需要補進交割款的狀況。
    5. ETF跳動級距=>50元以上為0.05,50元以下為0.01。
    6. 槓桿型ETF=>參與原型ETF除權息行情(槓桿型ETF沒配息)
    7. 正金字塔買法=>10%、20%、30%、40%,加碼參考指標:
      1. 大盤股價淨值比,1.3倍-2.2倍數
      2. 股價分區加碼法=>最高價為100%,下跌10%加碼10%,啟動金字塔。
  13. 巴菲特的繼承者們
    1. 其他企業的CEO們通常會自行決定資本配置、積極擴張經營企業,波克夏則由中央統籌,資本配置集中於某專門機構。
    2. 一旦忘掉初衷,狂熱就會讓你付出加倍的努力。
    3. CEO贏得教訓,學費卻須由股東支付。
  14. 賺錢再自然不過
    1. 贏家心智系統;我們的內心深處,有一個機制,會促使我們做出自然的抉擇;創造一種內心結構,規範我們的行為,促使我們採取行動時,總是注意自己的最大利益。
    2. 不要全然消滅負面能量,因為能量只能被轉移,你必須學習如何把負面的轉換為新的思想系統的動力,然後在此新的思想系統誕生出強大的、嶄新的力量。
    3. 如果沒有東西威脅你,你就沒有應該害怕的東西;如果你不害怕,你就不需要勇氣,如果你沒有承受壓力,你為什麼需要鋼鐵般的意志?
    4. 向贏家一樣接受風險,你看任何市場行為時,就不會覺得受到威脅。
    5. 如果你認為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你的頭腦就不會避開任何事情;這種信念會變成一種力量,擴大對市場的認知。
    6. 如果你在下單時感到困惑、如果你在虧損時感到痛苦、如果你在抱單時感到煩躁,那麼你的心智系統一定出了問題。
    7. 個人會培養出行為模式,個人組成的團體持續不斷地互動,會形成集體行為模式,這些行為模式可以觀察、可以量化,重複出現的情形具有統計上的可靠性=>技術分析來由。
    8. 技術分析這些集體行為,變成可辨識的型態,能夠清楚指示一種行為發生機率高於另一種情形的方法。
    9. 長期贏家和別人有一個不同的決定性特質,就是贏家建立了一種獨一無二的心態,能夠維持紀律與專注,最重要的是能夠在逆境中保持信心。
    10. 你不接受風險的程度有多高,規避風險的程度就有多高。
    11. 恐懼會造成我們縮小注意力焦點,變成只注意我們害怕的東西。
    12. 小孩大哭=>動力遭到拒絕、不能實現時,大哭是化解其中衝突的自然機制,淚水由帶負電的離子構成,如果我們順其自然,大哭會趕走我們心中帶負電的能量,讓我們恢復平衡狀態=>這種沒有實現的動力會影響我們專注能力,影響我們採用有紀律而持續一貫交易的能力。
    13. 交易沒有正式的規則,市場不會強迫你退出交易(停損/停利),除非你擁有適當的心態結構,總是以符合本身最大利益的方式結束交易,否則你可能變成被動的輸家。
    14. 進行交易時,除了你自己,沒有人會強迫事前決定要冒多少風險,賭博會有正式的結果,因此會迫使參與者變成自己掌握主動的輸家,如果你連輸好多把,除非你執意決定繼續賭下去,否怎你不可能繼續再輸。
    15. 長期贏家事前會決定要冒多少風險;對其他人來說,事前決定風險,會強迫你面對每筆交易都有可能的後果、都有可能虧損的現實。
    16. 一般交易者沒有外在的架構。
    17. 我們心裡大部分的架構,都是社會教養加在我們身上的結果,是以別人所做的選擇為基礎;這種結構是別人灌輸在我們心裡,不是發自內心的東西;在灌輸這種結構的過程中,很多我們的天生動力,都遭到否認。
    18. 建立一種心智機構,抵銷遭到否定的動力後,當然就可以理所當然認為,自己能夠建立一套交易賺錢所需的技巧。
    19. 我們的教養把我限制在社會中運作,我們學習到了一些思考策略,以便滿足我們和社會互動有關的需要、願望和慾望。
    20. 最好的交易者有很多與眾不同的思考方式,他們學會了一種心態結構,能夠讓他們在毫不恐懼的情況下交易,同時,這種心態能夠防止他們變得魯莽,犯在以恐懼為基礎的錯誤。
    21. 一旦建立比平常還大的部位後,你就陷入危險中,部位越大,價格小幅波動對你資產的衝擊越大,只要價格背離你操作的方向,你就可能陷入心智凍結的狀態,變得無法動彈。
    22. 如果你希望把資產曲線從起伏不定,變成穩定上升,第一步就是切實負責,不再期望市場白白送你什麼東西,不再期望市場替你做什麼好事。
    23. 追求勝利的態度不但會打開你需要學習的一切,因為這種態度天生具有創造力的觀點,也會產生一種心態,讓你容易之至發現別人沒有經歷過的事情。
    24. 了解市場會讓你得到所需的優勢,創造一些交易利潤,但如果你沒有追求勝利的態度,這種優勢不會讓你變成長期贏家。
    25. 接受風險表示你接受交易的後果,在情感上卻不會不安、不會恐懼。
    26. 你思考交易、思考你和市場的關係時,必須學會不讓犯錯、虧損、錯過機會或把賺不到錢的可能性,引發你心中的防衛機制,引導你脫離機會流程。
    27. 如果你已經建立了適當的檢視機制,不怕自己可能變得魯莽,那麼你就不需要自我紀律。
    28. 大家完全不知道心理發生的變化,要等到大家體驗到新觀點對他們和市場的互動方式,產生良好的影響後才會知道。
    29. 最高明的交易者和市場潮流不配合時,可以看出這種事實,用減碼或完全不交易作為補救。
    30. 思考是能力,因為你是用語言思考,你的思考受到思考所用的特定語言的限制和規則規範,因而具有結構性。
    31. 市場行為中的每一種差異,都代表達成個人若干需要、目標或慾望的機會;每一種差異現在都有意義,都有一些相對重要性。
    32. 我們的心智經過安排,會立刻把具有相同性質、特性和特徵的資訊聯想在一起。
    33. 害怕是非常容易讓人虛弱的能量,會促使我們退縮,準備自保、逃跑,也會限縮我們的注意力,這一切都使我們很難開放自己,學習新事物。
    34. 小男孩被狗咬產生的陰影譬喻接下來看到不同的狗也會產生恐懼,別人怎麼告訴小男孩不該害怕的道理,對小男孩都不會有絲毫影響,因為他會從負面觀點,看待狗所表現出來和自己有關的任何資訊,他根本不會想到他的痛苦、恐懼和恐怖經驗,完全是自我產生的=>用以暗示交易者的心態忽略市場本質為中立者。
    35. 交易者的基本目標是看出既有的機會,不是看出痛苦的威脅,要學會怎麼抓住機會,你必須確切不疑地了解威脅的來源。
    36. 當你沒有按照你原始的進場點,你的內心拉鋸開始加強,你不希望錯過機會,卻也希望兩面挨刮,最後你什麼都沒有做,因為衝突使你陷入癱瘓狀態。
    37. 一般交易者在任何交易狀況中,對風險的認知大致上是最近兩、三次結果的作用。
    38. 高明交易者:
      1. 事先訂出風險。
      2. 停損。
      3. 有系統地獲利了結。
    39. 只要世界上有任何地方,有一位交易者對未來看法不同,就會改變特定市場型態的結果,抵銷這個型態所代表的優勢。
    40. 躲避是不需要意識的決策過程。
    41. 個人的信念總是會從行動中透露出來。
    42. 每一個人都會用獨一無二的方式,界定、解讀和感受自己接受的資訊,感受環境提供的資訊,不論是積極、中和或消極的資訊,都沒有標準化的方法,原因完全是看待資訊的心智結構沒有標準化。
    43. 我們規則上必須堅持,在期望上必須有彈性。
    44. 漲跌本身沒有能力促使我們進入消極或積極的心態、喪失客觀性、犯錯或引領我們脫離機會流程(進場、出場、獲利、停損);而是我們定義和解讀我們所認知資訊的方式。
    45. 優勢只不過是顯示一種事情發生的機率高於另一種事情。
    46. 和對立的信念合作最容易、最有效的方法,是抽走信念的能量,使信念失去活力或不能發生作用(信念鈍化)
    47. 從信念之外的範圍思考,通常叫做創造性思考。
    48. 所有信念天生都有力量,會抗拒改變信念現況,正確的方法是不要嘗試改變信念,而是把信念中的能量抽出來,轉移到更適合我們目的的另一個信念中。
    49. 如果你交易時,仍感受到負面的心態,你可以假定你所知道的可能結果,和你頭腦中的任何其他信念產生衝突,爭著要求表現其他的事情所有活躍信念都要求表現。
    50. 要創造穩定上升的財富曲線,除了要找到能讓你的獲利優勢有利的型態外,也要有系統地消除你根據恐懼、欣喜或自我評價,犯下的交易錯誤;這些技巧屬於心理範圍,因為每種技巧本質上在最純粹的形態下,只是一種信念。
    51. 憑著意志發揮作用的信念,會決定我們的心態,塑造我們的經驗、持續強化我們已經認定是事實的東西。
    52. 信念的真實程度,可以由信念對我們有多少幫助而定,也就是說信念幫助我們達成目標的程度而定。
    53. 要變成長期贏家的過程,在本質上是心理過程。
    54.  卓越運動員他們不怕犯錯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理由看清自己,也就是說,他們心中沒有積存帶著負面能量的記憶等著湧上來,傷害他們的意識程序,因此對傑出運動員來說,他們過去面對錯誤時的正面經驗,讓他們知道什麼地方需要專心努力,以便追求成長和自我提升。
    55. 如果你希望變成長期贏家,你不能像大部分人一樣,讓錯誤以具有負面能量的形式存在,你必須有自我檢視的能力。
    56. 當你有願望在你的心智系統中,卻沒有任何支持基礎,換句話說願望構成因素中,沒有其他能量來源(有能量的觀念會要求表現出來)。
    57. 我是長期贏家,因為:
      1. 我客觀地看出自己的優勢。
      2. 我事先界定每一筆交易的風險。
      3. 我完全接受風險,我願意放棄交易。
      4. 我根據自己的優勢行動,毫無保留或猶豫。
      5. 市場讓我賺錢時,我會酬謝自己。
      6. 我會不斷檢視自己犯錯的可能性。
      7. 我了解這些長期成功原則絕對必要,因此從來沒有違反過。
    58. 停損出場意義=>出脫不成功的交易時,你的方法必須能夠正確地告訴你,你需要冒多少風險,才能知道交易是否成功。
    59. 從市場觀點來看,每一位有能力進行交易的人,都可能是影響價格波動的力量,因此都是一個市場變數,沒有一種優勢或技術分析能夠考慮每一位交易者和他交易的原因。
    60. 賭場為什麼能夠在結果隨機的事件上長期賺錢? 因為他們知道在一系列的事件後,機率對他們有利,他們也知道,要實現對他們有利的機率,他們必須參與每一次的賭法,不能事先想預測每一種賭法的結果。
    61. 正確地把注意力放在你希望達成的目標上,客觀思考、打斷聯想過程,克服擔心犯錯、虧損、錯過機會、賺不到錢的恐懼,你就可以不再犯錯,會開始信任自己。
  15. 金融騙局
    1. 銀行宣稱他們的他們的人性面,更強調員工的正直與服務精神,但公司地址卻位於加勒比海島,該行總裁對此解釋:「本行的所在地是法規完善、稅率低廉的區域」,許多人可能會認為地址只是個人喜好問題,但本質上的問題是,沒有任何境外避稅天堂對投資人的保護能勝過投資人的母國=>暗喻擁有境外公司登記地之想法,本質上係有其他非正直考量。
    2. 身為投資人,我們必須發展屬於自己技巧、設置自己的感應天線,培養偵測潛在詐欺的能力。
    3. 身為買家,我們擁有一個極大的優勢,我們可以說出「不買」二字,並轉身離開,只要發現自己當下的感覺是:「再不趕快買,就要錯過這個機會了」,那麼你接下來所做的投資決定,就很有可能不是一筆好投資;因為這是這種害怕錯過的憂慮,推動了投資機會的急遽成長,使得企業股價與價值產生衝突。
    4. 投資新創企業=>注意拉高倒貨騙局,你賭下去的錢,必須是你賠得起的錢=>核心衛星投資方法。
    5. 理性的投資人不會把所有資金全壓在股市裡的一間小公司,儘管龐式騙局注定失敗,有些騙局仍能持續好幾年,已經被騙的投資人,格外容易因經常拿到報酬而消除曾有的疑慮。
    6. 犯罪者會做出合理的舉動並謹慎評估所有風險,且只有在犯罪帶來的利益能勝過與被抓必須付出的代價時,他們才會犯罪。
    7. 如果犯罪者認為被害者有強而有力的保護者,他們就不會犯罪。
    8. 我們不該把大師說的勵志話語,當作成真正金融教育的替代品。
    9. 貨幣幻覺=>人們傾向認為自已擁有的貨幣具有固定價值,是其他物品出現價格上的變化。
    10. 我們需要訓練自己以實際收益(扣除通膨影響後得到的數字)來檢視投資報酬,而非帳面上的收益,特別是長期投資更是如此。
    11. 進行通膨調整,還能幫助你分辨朋友與敵人,
    12. 我們必須學著在數字出現任何變動時,都能辨識出什麼是真正的價值,以及價值是否有增加。
    13. 那些向你描述投資時總是不使用真實價值、只使用數字的人,要不是不知道自己正在這麼做,就是故意想誤導你。
    14. 許多人在買房子時吹毛求疵,但選擇金融投資商品時卻變得沒那麼挑剔,這一點道理也沒有。
    15. 特定金融公司=>全權委託服務,替投資人決定買賣哪些ETF;全權委託服務本身並不一定有問題,但這種方式確實使投資人失去部分的決定權。
    16. 如果編制指數的機構與ETP提供者有關聯時(ETP為ETF上層),那麼機構很可能會無視投資人的利益,只為最大化ETF的收益表現而挑選構成指數的公司。
    17. 我們散戶所做的多數盡職調查,應該會在調查早期,就讓自己決定「別這麼做」或「什麼事都別做」,因此盡職調查的內容,通常會比一開始以為的還要少得多。
    18. 在1965年至2009年間, 若一開始在巴菲特的公司投資1000美元,最後這筆錢的帳面金額會增長成480萬美元,即便調整通膨後這樣的報酬數字還是非常優異,但若巴菲特將公司設成避險基金,每年收取基金金額2%作為手續費,接著又收取增長金額的20%的話,在這480萬美元中,將會有440萬美元屬於巴菲特這名「經理人」,只有40萬美元屬於身為投資人的你。
    19. 千萬不要因雇用了一名投資顧問,就把大腦關機了。
    20. 許多證據都一面倒指出,大多數基金的表現,都無法長期勝過用來測量基金表現的股市指數,隨著越來越多人知道這項訊息,就開始有越來越多錢流入指數型基金(ETF)裡面。
    21. 避險基金=>撤資鎖定期(通常是1年),或只允許投資人在特定日期測資。
    22. 在詐騙的歷史中,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各種市場上的專家在仔細且敏略地檢視某個詐欺犯後,直接掉頭就走,這就是投資人的超級王牌,如果不太喜歡這項交易的某些因素,可以直接放棄,接著去尋找下一個比較喜歡的交易。
    23. 經濟狀況良好時,投資人往往不想太深入深究自己投資的公司是如何獲利的;等到經濟狀況變差時,又會心急如焚地想知道誰該為他們的虧損負責。
    24. 現代上市公司,全都在由準則與法規所構成的漩渦中努力求生,而這個漩渦通常被稱為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包含股市法規、自律準則與其他商業法。
    25. 是否該利用防止公司賺錢的嚴峻法規,把公司綑綁起來丟進政府官僚主義的一攤死水中,很顯然地,法規與行動自由之間必須有個平衡點。
    26. 投資時,我們也可以在腦海中,於各種機構於投資流程之間走一圈,找出會傷害自己的可能性,我們可以找出風險後進行評估,依照這些風險對財富造成的危害進行排序,並判斷採取哪些措施來預防這些風險,或降低風險帶來的影響,
    27. 我們有可能會因為弄錯某個小細節而損失大筆財富,所以請務必承擔這個麻煩的責任,做好風險評估。
    28. 金融專家賺進口袋的大部分財富,都不是來自成功的投資,而是來自管理其他人的錢。
  16. 隨機騙局
    1. 相信我唯一成功的地方,是繞過我的情緒,而不是去將它們合理化。
    2. 人需要不同尋常的勇氣去自省、挺身面對自己、接受自己的侷限性。
    3. 大多數的成功,是由極少的機會窗口造成,沒能抓住一個窗口,對一個人的事業職涯可能是致命的一擊,務必把握你的時運。
    4. 理解幸福是十分重要的事。
    5. 努力設法擺脫人性,或許不可行,我們需要運用一些計謀,而不是依賴某種堂而皇之的道德勸說。
    6. 企業界的生活令他想起寂靜無聲的辦公室,有一堆思想遲鈍和半遲鈍的員工,非得用完整的句子表達他們的想法不可。
    7. 重視工作倫理,會使人只注意雜訊,而不注意訊號。
    8. 啄序法則:大部分人寧可在旁邊人賺6萬美元時,自己賺7萬美元,而不喜歡愛周遭的人賺9萬美元時,自己賺8萬美元,經濟學雖然做了各種分析,但還是從絕對角度評估自己的處境,而不看相對的表現。
    9. 行為科學家相信,成為領導人的主要理由之一,不是來自他們表面上擁有的技能,而是他們透過他們很難察覺的身體訊號,例如我們現在所說的號召力,給別人留下極其膚淺的印象得來的。
    10. 進化心理學:一個人的生活表現是好或是壞,會顯露在肢體上,就像是動物的顯性條件,可用於發出訊號,贏家容易被人看到,有助於提高擇偶效率。
    11. 決策的品質好壞,顯然不能單以它的結果去評斷。
    12. 意義不止於知性的探索。
    13. 對會計師及一般人來說,賭俄羅斯輪盤賺來的一千萬美元和勤快而技巧熟練的牙醫師執業賺得的一千萬每月,它們完全相同,但其一對隨機性的依賴大於另一。
    14. 他們的興趣不太有感染力,那些物理學家有趣的地方,不在於他們能討論流體力學,而是因為他們天生對各式各樣的知識話題都感興趣。
    15. 企管碩士懂得清晰和簡化概念,卻不是適用於辯論和機率有高度關係的問題。
    16. 蒙地卡羅法=>電腦系統模擬圍繞可能發生的事件產生一組模擬結果。
    17. 數狂。
    18. 數學家、數狂物理學家是天生的,絕非後天能養成。
    19. 人們常以為自己和別人不同,拒絕根據別人計算出的機率,推導本身承受的風險(大人跟小孩說不要玩火,小孩要自己燙到後才會注意)。
    20. 歷史思維有個相當重要的層面,歷史和許多硬科學不同,沒辦法實驗,但整體而言,歷史在中長期能交付大部分可能的情境。
    21. 每個人都會回歸自己的長期特質。
    22. 聰明人聽意義,傻瓜只顧雜訊。
    23. 神看未來事,凡人看眼前事、智者看即將發生的事。
    24. 他們全神貫注冥想時,接近他們的事物隱藏的聲音傳進他們耳哩,聽得十分真切,而置於外面街道上,什麼也聽不到。
    25. 投資的時間顆粒度=>情緒之於績效檢視,越小的時間單位檢視不同尺度的成功機率,在非常窄的時間尺度內,賺賠觀察值幾乎相抵。
    26. 在短暫的時間增量內,我們觀察到的是投資組合的變異性,不是報酬率,我們的情緒不是設計來瞭解這一點的,如果看月報表,會比更常看投資的表現,日子過得愉快,如果限制自己只看一次年報表,或許更愉快(如果你認為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妨想想有些人也相信能控制自己的心跳或頭髮的成長速度)
    27. 一次負面的痛苦無法被一次正面的愉悅抵銷(有些行為經濟學家估計一半損失的負面效果,高達正面效果的2.5倍)=>造成情緒上面的赤字。
    28. 一個人完全有可能靠隨機性,在金融市場上賺到錢。
    29. 交易失敗者=>沒有事先訂出明確的作戰計畫,以因應發生虧損的可能性。
    30. 看漲看跌僅係機率問題,操作面仍須看最後的期望(利潤或損失);譬如市場上漲機率為70%,結果漲1%,期望值為0.7;市場下跌,機率為30%,期望值為-3,故操作上應該放空。
    31. 作者強調隨機及不對稱原理=>我的目標是用不對稱的賭注,靠稀有事件賺錢。
    32. 財務領域:罕見的事件如果會造成巨大的後果,就不能忽視。
    33. 不要把任何事情都當作非贏不可的競賽,當然除非那個是競賽。
    34. 哲學思辨。
    35. 我需要有銀行帳戶做為後盾,好購買時間去思考和享受生活。
    36. 哲學是給時間太多的人耍嘴皮子用的,它是保留給不熟計量方法和不從事生產的人做的。
    37. 我們喜歡高談合乎邏輯且理性的觀念,但不見得樂於執行它們。
    38. 人的記憶是一台專做歸納推論的大機器,有因果關係的事情容易記憶,因為我們大腦只要做較少的事情,就能保有資訊;歸納是指從許多特例中理出通則來,壓縮的結果,是被察覺的隨機程度降低。
    39. 存活者偏誤,贏家眾所矚目。
    40. 存活者偏誤的意思是,表現最好的一個能見度最高,為什麼?因為輸家並沒有現身。
    41. 沒人會接受自己的成功帶有隨機性,只有失敗時,才會接受這種看法。
    42. 經濟優越取決於偶然事件加上正面反饋,而不是技術優越,不是靠某個專上領域中,定義深奧難懂的某種優勢。
    43. 由於付出的並不一定有線性收穫(非等價或時間差),人們無法理解稀有事件的特性,導致極少數人願意持之以恆,肯多走一哩路的人因此得到獎勵。
    44. 任何成功的人背後都有非線性效應,最好是有少數的熱心擁護者,不必有一大群人欣賞你的作品,被十個人熱愛,勝過被數百個人喜歡。
  17. 有錢人買的股票和你想的不一樣

    1. 本書主題是事件研究法為特定標的投資進場/出場規則;譬如中國因抗議韓國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事件而發布禁韓令,導致中國旅客大幅減少,故中國遊客轉向泰國旅遊(特定泰國航空公司股票則可以買)
    2. 我找的都是可以讓消費者打開錢包的企業。
    3. 想要成為有錢人,需要四項能力:
      1. 賺錢能力
      2. 存錢能力
      3. 滾錢能力
      4. 守錢能力
    4. 股票投資四階段:
      1. 財務規劃。
        1. 設定股票投資的資金規模
        2. 預期投資期間
        3. 預期報酬率
        4. 不要急著想投入手上所有錢財,應以長期觀點設定資產增值目標
      2. 樹立投資心態。
        1. 培養強韌內心
      3. 保有一顆對世界變化的好奇心與洞察力。
        1. 學習財報與練習。
    5. 對自己喜歡的商品與服務感到好奇,以及將他專換為數字。
    6. 投資靠的不是感覺,而是計畫。
    7. 資本家們最害怕的是,勞工們發現這件事情(資本家賺得比付出勞工薪水總和還要多),進而挑戰他們的權威,因此要一邊鞭策員工,讓員工滿足現在的位置,辛勞一天後,隔天早上又重回努力工作的模式。
    8. 推遲勞工成為資本家的其中原因之一之種子基金(一般人要開始投資前所準備的初始資金)。
    9. 年幼的富豪自小接受的金融教育,已遠超過大家的知識水準。
    10. 喜好安全的投資者為了參與多1%的特別存款方案,會在銀行門口前排隊;喜好主動出擊的投資者,則不斷買進成長股,以獲取豐厚的報酬。
    11. 雖然世界相連,但投資想法能反映在股價上,都是有時差存在的;譬如各國的外送平台風潮。
    12. 商業模式及賺錢模式,經由某一過程生產產品與服務後賣出,好的商業模式就是以最少的成本生產,再以最簡單的方法賣出。
    13. 看損益表是新手,看現金流量表示一般人,看資產負債表示高手。
    14. 小額投資者們都希望可以利用那筆資金逆轉人生,預期報酬率高的同時,會把荷包裡的錢全部梭哈, 所以非常害怕損失。
    15. 為創造財富的努力,如果成功,你會賺很多錢;如果失敗,你只會損失一點點。
    16. 如果沒有製作三種「三年以上的估計財務報表」本公司不會買進該公司股票:
      1. 負面劇本=>比中立更不好的版本。
      2. 中立劇本=>企業維持當前水準的財力理性判斷自身足以達成計畫的版本。
      3. 正面劇本=>添加一點未來希望的正面版本。
    17. 縮小範圍,找出肯定最能獲利的領域,才是最重要的事。
    18. 想賣的時候不要賣,想買的時候不要買。=>暗喻進場或出場時若有猶豫,代表沒準備好。
    19. 基金經理人特質=>沒有人不貪錢,不過要對世界萬事俱備有好奇心,並能樂於將一切換算成數字,還要違背人類的本性,懂得做逆向思維:
      1. 有好奇心
      2. 貪欲
      3. 精於算計
      4. 獨具一格的視角
  18.  暗黑操盤手的告白

    1. 債券天王葛洛斯。
    2. 槓桿=持有部位的規模÷本金,譬如一張100萬上市股票,融資40%買進,槓桿為100/40=250%。
    3. 股票下跌20%是絕對底線,是經驗。
    4. 散戶之所一虧錢有二個行為模式,一個是過度交易造成的穩定虧損,另一個就是大爆炸式的交易方式=>意即一次賠光。
    5. 玩德州撲克的人一定會有同樣的看法,你絕對不會輸在一手爛牌上,因為你會棄牌,但一定會在最看好的那副牌上重押,然後死在那副牌上,只因為對手的牌比自己的好一點,同樣道理,你一定會死在你最看好的那筆大交易上,不一定是因為那筆交易不好,而是「重押是行不通的」。
    6. 從風險管控的角度來看,長期下來整個部位的槓桿超過3倍,幾乎不可能存活(考慮融資後帳面價值下降後,槓桿倍數提升)
    7. 如果一個人犯錯時,會把他的錯歸因於外在,那麼他永遠都不可能進步。
    8. 當一個人在尚未擁有足夠的力量前,就得到過度的權利和資源並不是一件好事,這將會導致過度的自我膨脹。
    9. 英國霸菱銀行王牌交易員李森故事=>身兼風險、稽核、交易等大權於一身,搞垮這間百年銀行。
    10. 只有在平衡狀態的人才能贏錢,如果這個投資部位讓你不舒服,就不可能賺錢,當你使用了過大的槓桿或使用融資,就會自動進入一種散戶的集體意識,和所有散戶接上頻率。
    11. 我們其實不應該去聽成功人士的演講,因為你無法複製;我們要聽的應該是失敗人士的演講,因為你可以避免;了解輸家之所以成為輸家後,才可能成為贏家。
    12. 解讀自己的對帳單:
      1. 平均獲利金額=獲利金額/獲利次數
      2. 平均虧損金額=獲利金額/虧損次數
      3. 淨利=獲利-虧損
      4. 賺賠比=平均獲利/平均虧損
      5. 最大連續虧損=淨值歷史高點-目前淨值
      6. 最大連續虧損報酬率=淨利/最大連續虧損
    13. 槓桿稅=>你使用了槓桿,壓力就會越大,越容易失去判斷力。
    14. 如果你停損1%,總資金會剩下99%,當再賺回1%實,資金會變成99.99%(99%*101%),注意停損而少掉的0.01%;如果單筆損失50%,要回到100%要多賺回100%才可(槓桿稅50%),
    15. 就生命的本質與定義而言,矛盾必然不存在;如果矛盾存在,請檢視你的前提,必然有一個發生了錯誤。
    16. 在你最開心的時候,停利是最好的選擇。
    17. 詢問自己=>我要怎麼知道這次交易是對的?我如何評估這次勝算是多少?
    18. 行為修正不是生物本能;正確行為是一種習得的過程,而且不一定那麼理所當然。=>交易者也是這樣學習,他們一旦遭受很大的損失,就絕對不會再次接受同樣的建倉訊號,或者甚至不再使用該訊號,這不是一種良好的習得行為,而是對於某種結果的本能反應所導致的習得行為。
    19. 你在這個領域夠資格的地方,大概僅止於提供你的經歷還有見聞。
    20. 對一匹瞎馬來說, 眨眼和點頭沒有差別。
    21. 你不需時時刻刻工作都超過100%,因為你會失去了敏銳的觀察力。
    22. 誰會願意用別人對成功的直覺來替換自己的? 你必須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你才是那個激勵自己的人,那個人也只能是你,你必須和自己交易,而不是聽命行事。
    23. 成功的交易者不會因為情緒而持倉,他們看見的是場上的鏡像,而不被貪婪與恐懼蒙蔽雙眼。
    24. 進入市場的訊號中其中一個標準是必須快速保護並出清的那個部位。
    25. 在交易中,只有事在後回顧時,你才會知道正確的方向有多麼重要。
    26. 交易,建倉那一刻最關鍵,此時必須保持高度敏感,因為知道有停損點的保護,所以在建倉時可以無牽無掛。
    27. 挑選區間而非價格,確切的價格無法持續不斷,當你有自己的交易系統的訊號時,挑選一個價格區間建倉會比較容易。
    28. 直覺可以源自於已知的邏輯推論,但不受情緒影響,這是我們擁有的一種感覺,有時,我們無法用推理或邏輯的計畫來解釋這種感覺。
  19. 華爾街幽靈的禮物
    1. 給所有交易者的回饋=>若無法將一個裝滿水的桶子放在需要的地方,讓下一個交易者直接飲用,那我的成功就一文不值。
    2. 從別人犯下而直接影響你的過錯中學習,會是比較好的,在交易圈裡,你得有偵測錯誤的能力,因為其中有太多寶貴的教訓。
    3. 每一位交易者,不管是新手還是老手,都應該設計一套適合自己的流程,及早處理好這些小細節,然後你就能建立屬於自己的儀式,某種程度上,這可以激勵你所進行的成功交易。
    4. 交易核心(進場策略)重點=>你一定要讓各方面都有利於交易,如果你全都正確,未來會一片光明。
    5. 交易事前準備:
      1. 好的環境
      2. 好的椅子
      3. 好的鬧鐘提醒
      4. 找一本你喜歡的書來讀
      5. 選擇一位你一生中最敬仰的人
    6. 先假設自己錯誤,事先排除運氣因素。
    7. 巨大獲利會落在意想不到的那一邊;鉅額虧損則是落在交易市場上眾人熟悉或大多數人樂見的那一面。
    8. 大多數交易者只會針對機率高的一面做計劃,對他們而言,那一面總會賺錢,這可能是你在交易中犯的最大錯誤,你該會看錯時最好準備。
    9. 律師根據事實做判斷;交易者用假設做決策。
    10. 擬定交易計畫時,必須納入保障本金的規則。
    11. 如果你一出手就滿倉,那麼你的交易方式實際上比較接近當沖交易。
    12. 當市場還不能驗證你是正確的時候,所持有的部位最多應當就只是一半。
    13. 如果交易者無法說明自己在已建立的部位上加碼的理由,通常表示他們已經過度交易了,大多數情況下,交易者不會多加思考為什麼要加碼,因為他們一開始就買滿了,於是他們一進場就會面臨最大的風險。
    14. 做投資,你當然得負擔一定風險,但你一定要避免把風險極大化。
    15. 如果想在一開始就建立正確的部位,這就是過度交易(一開始就滿倉的狀況),這麼做的重大缺點是,一旦部位有錯,所蒙受的損失就會和正確時的獲利一樣多。
    16. 如果所有計畫都是基於別人的標準,那你最終只能仰人鼻息;觀察公開資料,找到獨家訊號,規則融合圖表才能飛上天際。
    17. 大眾圖表看趨勢,自設圖表找優勢。=>製圖思路進化:最重要的資料是什麼?
    18. 行為修正不是生物本能;正確行為是一種習得的過程,而且不一定那麼理所當然。=>交易者也是這樣學習,他們一旦遭受很大的損失,就絕對不會再次接受同樣的建倉訊號,或者甚至不再使用該訊號,這不是一種良好的習得行為,而是對於某種結果的本能反應所導致的習得行為。
    19. 你在這個領域夠資格的地方,大概僅止於提供你的經歷還有見聞。
    20. 對一匹瞎馬來說, 眨眼和點頭沒有差別。
    21. 你不需時時刻刻工作都超過100%,因為你會失去了敏銳的觀察力。
    22. 誰會願意用別人對成功的直覺來替換自己的? 你必須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你才是那個激勵自己的人,那個人也只能是你,你必須和自己交易,而不是聽命行事。
    23. 成功的交易者不會因為情緒而持倉,他們看見的是場上的鏡像,而不被貪婪與恐懼蒙蔽雙眼。
    24. 進入市場的訊號中其中一個標準是必須快速保護並出清的那個部位。
    25. 在交易中,只有事在後回顧時,你才會知道正確的方向有多麼重要。
    26. 交易,建倉那一刻最關鍵,此時必須保持高度敏感,因為知道有停損點的保護,所以在建倉時可以無牽無掛。
    27. 挑選區間而非價格,確切的價格無法持續不斷,當你有自己的交易系統的訊號時,挑選一個價格區間建倉會比較容易。
    28. 直覺可以源自於已知的邏輯推論,但不受情緒影響,這是我們擁有的一種感覺,有時,我們無法用推理或邏輯的計畫來解釋這種感覺。
  20. 底層邏輯
    1. 心智模型-課題分離=>要解決人際關係的煩惱,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
    2. 三種對錯關:
      1. 法學家的對錯;誰證據確鑿,誰的錯。
      2. 經濟學家的對錯;誰社會總成本低;誰的錯。
      3. 商人的對錯;誰損失大,誰的錯。
    3. 三層智慧:
      1. 選擇:知道有的選,有勇氣放棄。
      2. 定力:一切圍繞長期價值展開。
        1. It's all about the long term.
        2. 最終的勝利,常常是時間的勝利,是長期主義的勝利。
      3. 博弈:共贏和感激、一報還一報、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4. 同時持有全然相反的兩種觀念,還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標誌。
    5. 如果我不能比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更能反駁這個觀點,我就不配擁有這個觀點=>時刻提醒自己,每個理論都有前提。
    6. 資源都流到價值最高的用途上去,簡單來說,誰用的好就歸誰=>誰能把錢用好,錢就會歸誰。
    7. 一個人的表述可分為:
      1. 事實:獨立於人的判斷,客觀存在。
        1. 今天很熱,這不是事實,攝氏30度才是事實,熱,只是你的觀點。
        2. 事實是最不容易產生爭議的客觀存在,我們只能說,我們對事實的了解,還不夠全面。
      2. 觀點:對事實的看法。
        1. 觀點,是你的事實的一種看法,觀點和你的關係,比它和事實的關係更加密切。
      3. 立場:被位置和利益影響的觀點。
      4. 信仰:內部完全自洽的邏輯體系。
    8. 我們要時刻反省自己,我說的話、我的表述,是事實、是觀點、是立場,還是信仰。
    9. 每個都有自已的信仰,不要攻擊別人的信仰,因為第一,你不可能獲勝,第二,你會失去這個朋友。
    10. 「為什麼+觀點」,是一個危險的注射器,在於會強行把你的注意力吸引到為這個觀點找原因,當你開始為它找原因時,這個觀點就已經悄悄地「注射」進你的大腦了。
      1. 刻意詢問=>為什麼最近老闆總是故意針對你?
      2. 愚蠢的人,用這個句型注射自己。
    11. 沒有人會接受你塞給他的觀點,就算這個觀點正確的,因為是塞的,他也不願意要,人只會在安全、舒適、信任的氛圍下,自己取走喜歡的觀點,你要給觀眾營造一個讓他們願意取走你的觀點的氛圍。
    12. 辯論技巧=>偷換概念,透過不斷重新定義一個概念的方式,表達著自己,影響著觀眾。
    13. 普通與優秀的差距,體現在應對方式上,一個人優不優秀,要看他是如何解決問題的。
    14. 普通人只能看到事物的現象,而優秀的人總能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
    15. 不要被自己和他人的利益、立場左右,因為事實更可靠。
    16. 洞察本質的人,透過表象看系統。
    17. 洞察是看系統;觀察則是看表象。
    18. 因果鏈非常重要,沒有因果鏈,再多的變數在一起,也只是沒有生命力的沙堆,而不是生生不息的系統。
    19. 用因果鏈
    20. 滯後效應,在空間維度上增加時間維度的複雜度,讓原因和結果在時空上遠離;我們洞察萬物時,心裡一定要裝著滯後效應,懂得給萬事萬物加上時間軸。
    21. 洞察系統構面:
      1. 變數
      2. 因果鏈
      3. 增強迴路
      4. 調節迴路
      5. 滯後效應
    22. 用因果鏈把系統中所有變數全部連接起來,是鍛鍊洞察力的基本功。
    23. 增強迴路各界名稱:
      1. 宗教學家=>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
      2. 經濟學家=>贏家通吃
      3. 金融專家=>複利效應Compound Interest
      4. 網路公司=>指數型增長Exponential growth
    24. 洞察五步驟:
      1. 找到核心存量
      2. 找到關鍵因果鏈
      3. 找到增強迴路
      4. 找到調節迴路
      5. 考慮滯後效應
    25. 一家公司CEO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踩下業績的增強迴路,鬆開問題的調節迴路。
    26. 花半秒鐘看透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的人,註定擁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27. 解決問題的辦法有1萬種,但最有效的那一個, 一定是用洞察改變模型、改變系統。
    28. 創造財富,而不是靠財富自己創造財富,才是獲得財富自由的真諦。
    29. 72法則之本金翻倍,100萬本金,10%利率,7.2年複利終值即翻倍,然而單利也有70%,因此真正關鍵是100萬本金。
    30. 機率思維,是這個時代成功者所秉持的底層思維,理解和運用機率思維,去增加好運氣,避開大坑和陷阱,創業者才可能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遠。
    31. 所有的戰略,都是站在未來看今天。
    32. 真正能夠提高你效率的方法,不是從17分鐘裡省出17秒,而是用17分鐘省出17個小時,你要在這17分鐘裡做出一個決定,接下來要花費17小時做的事情,到底值不值得做。
    33. 在做選擇時,你必須考慮:哪些是你實現人生目標必須做的?哪些事情是對你人生目標幫助不大的?哪些事情是即使你失去現有的條件也一定要完成的?=>選擇,試題高效率的第一要義。
    34. 白板解決思考過程中遇到的三個非常實際問題:
      1. 相對於Word、Excel、PPT,它更能把人從結構化的思維解放出來,所心所欲的思考。
      2. 相對於A4紙,它能把人從有邊界的思維中解放出來,在廣闊的空間裡舒展、連接。
      3. 相對於翻頁紙,它能把人從不能錯的思維解放出來,想到就寫、寫錯就擦、擦了再來。
    35. 貝恩模式,諮詢業,你們都給我走開這間公司我買了,我親自做給你們看,怎麼才能做好一間公司=>非傳統模式,以資本槓桿放大諮詢業的諮詢費收益。
    36. 四種槓桿:
      1. 團隊槓桿
      2. 產品槓桿
      3. 資本槓桿
      4. 影響力槓桿
        1. 演講能力
        2. 寫作能力
        3. 建立人脈能力:人脈,不是那些能夠幫到你的人,而是那些你能幫到的人。
    37. 使用槓桿能幫助你獲得巨大成功,但是使用槓桿也是由前提的,你必須先擁有強大的能力內核。
    38. 工作是創造,不是消耗。
    39. 看一個人的時間顆粒度(一個人安排時間的基本單位),可以看出他職業化的程度。
    40. 8小時工作,8小時睡眠,差異體現在第三個8小時。
    41. 人腦是分時系統,每刻只能做一件事。
    42. 在交通、睡覺、吃飯上摳時間,用於學習、交際、鍛鍊、公益。
    43. 邊際交付成本vs邊際成本。
    44. 商業世界裡的大部分商業模式都被常態分布和幂律分布這兩個數學模型主宰著。

  21. 隱士致富地圖
    1. 研究一支個股,往往需要擴及10家到15家公司,除了標的之外,還包含同業、上下游、競爭對手等,才能對股價預判,我們的目的是在最短時間內找到真相,而不是追求挖掘所有線索,因為那時股價早已反應完,市場也已人去樓空,找出至關重要的那個證據,才是投資的重點。
    2. 做投資資料不是收集越多越好,而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到有效的資訊(影響股價的變數);提早佈局,等待獲利。
    3. 籌碼面沒有複雜公式,只需追蹤特定買賣盤的變化,可以偵測股價非常態之情況,當出現特定人士或券商分行不尋常的連續賣壓或買盤,就能多一個參考。
    4. 以基本面選股,技術面節定買賣價位,籌碼面偵測股價異狀。
    5. 趨勢是股價創新高的幕後推手,
    6. 全球股價長期表現最好的那一群,成長有個共同特質,就是受惠於趨勢,在同樣的趨勢中,又以龍頭股表現最好,因為是受惠於趨勢的贏家,又稱為贏勢股。
    7. 贏勢股,是追求勝率的解答;投資贏勢股,關鍵不在於誰賣得好,而是誰買的早。
    8. 只要能從趨勢中找出龍頭股,就能得到勝率最高的股票。
    9. 趨勢來源:
      1. 生活中找趨勢
        1. 環境改變
        2. 科技變革
      2. 數據中找趨勢
        1. 股價
        2. 財務條件
        3. 市場預期

  22. 橋水基金應對國家興衰的原則-變化中的世界秩序

    1. 宏觀經濟論點(全球宏觀投資 macro investing)=>演算法決策:「如果/那麼」的陳述,也就是說,如果X的情況發生,就進行Y操作,如果事件一如預期地發生,我們就會繼續押注賭,接下來通常會發生的事件將會來臨,而如果事件的發展開始偏離這個模型,我們則會立即試著釐清箇中原因,並修正路線,這個流程不僅幫助我了解通常會促使那些事件漸進發展的大型因果序列,也讓我變得更加謙卑。=>這個方法影響了達利歐對天地萬物的看法。
    2. 由於人類性格類型有限,所以一般人只會沿著有限的途徑前進,而這些有限的途徑將引導人們走向有限的局面,最後創造出長期下來反覆發生且有限的事件。
    3. 政策制定者必須了解這些促進生產力的理由,才能為自己的國家實現最佳成果;投資人與企業也必須了解這些促進生產成長的理由,才能判斷最佳長期投資機會何在。
      1. 不同民族的生產力成長速率不一樣。
      2. 民眾的教育品質
      3. 創造發明能力
      4. 職業道德
      5. 能將概念化為產出的經濟體系等。
    4. 多數人往往過度關注現有的條件,較不留意導致變化發生的那些動力。
    5. 個人財務安全邊際概念:
      1. 先計算個人最糟的情況,譬如失業、而且考量潛在的跌價幅度、稅金與通貨膨脹,你投資的資產也跌價一半,你還能維持多久的財務穩定;
      2. 接著,幫別人也計算一下;
      3. 最後,再把所有人的狀況全部加總在一起,這樣就能清晰了解你的世界處於什麼狀態。
    6. 財富跟權力是人們眼中最重要的事情,人們永遠為了創造、獲取及分配這些財富和權力而鬥爭,雖然也為了意識形態和宗教等其他事情鬥爭。
    7. 若想看清大局,不能一味聚焦在細節。
    8. 在人們眼裡,當熱衷的目標比決策制度更重要時,制度就處於危險之中。
    9. 當每個人都有他們為之奮鬥的目標,沒有人能就任何事情達成共識時,這個系統就處於內戰/革命的邊緣。
    10. 不同階段需要不同類型的領導者,才能獲得最好的結果。
    11. 當人身處一個階段中,很容易迷失大局觀。
    12. 一個社會把錢花在什麼地方很重要,當他把錢花在能提高產能和收入的投資項目上時,才會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13. 國際秩序遵循的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法則),遠勝於國際法。
    14. 楊格計畫(Young plan)
    15. 國家之間的戰爭主要有五種:
      1. 貿易/經濟戰:用關稅、進出口限制和其他經濟措施來損害競爭對手而發生的衝突。
      2. 技術戰:是關於哪些技術能被共享,而哪些技術應被視為國家安全的保護內容而發生的衝突。
      3. 資本戰:透過金融工具施加的衝突,如制裁(透過切斷資金和信貸資助來懲罰那些機構和政府)、限制外資進入該國資本市場的機會。
        1. 資產凍結/扣押
        2. 切斷進入資本市場的管道
        3. 禁運/封鎖
      4. 地緣政治戰:透過談判和明示或暗示承諾來解決領圖和聯盟衝突,而不是用戰鬥的方式來解決。
      5. 軍事戰:涉及真槍實彈和軍隊部屬的衝突。
    16. 中央政府決定錢的來源和去向,因為他們可以徵稅和支出,但不能創造貨幣和信貸,相反的,中央銀行可以創造貨幣和信貸,但無法決定貨幣和信貸是否流入實體經濟。
    17. 紙鈔和金融資產(股票和債券)並沒有多大的用處,金融資產本質是未來支付的承諾,只有它們購買的實物財富才是有用的。
    18. 通常在革命中,基於不同理由的不滿人士聯合起來進行革命性的改變,他們在革命期間看起來很團結,但在革命成功之後,他們通常會為了一些議題和權利相互鬥爭。
    19. 在重大危機時期,往往適合較專制、較不民主的領導。
    20. 人生的賽局,就是盡最大努力去了解世界是如何運作,想像各種可能性(包括它們的風險和報酬),並知道如何分散風險。
    21. 雖然從過去推斷未來是一件合理的事,但也要做好未來將與你現在的預計大不相同的準備。
    22. 一個人不論在投資市場或生活中想要成功,應該押注來自生產力的進化,但也不能過於躁進,以至於讓市場的週期與波動將你淘汰出局。換句話說,押注在變得更好的事物,但單壓在同一個標的,讓市場波動將你摧毀就不妙了。
    23. 最好的作戰方法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24. 如何處理已知和未知=>了解所有可能性,考慮最壞的情況,然後想辦法消除無法接受的情況;首先要確定和降低不能被淘汰出局,Dalio=>1982年犯大錯後,東山再起時,其計算了基本開銷,並努力保留足夠的錢來應付最壞的情況,經常計算如果幾週、幾個月、甚至幾年都沒有一分錢進來的情況下,我和家人們還可以過活多久。
    25. 集思廣益,多和聰明的人在一起,這樣可以對想法進行壓力測試,並向他們學習。
    26. 國家世界觀RAY DALIO(歷史上所有成為世界最大強權的帝國,都是順著這個途徑登峰造極)
      1. 國家興起階段(足夠強勢、能力的領導團隊取得權力,設計卓越的系統提升國家財務與權力)



        1. 健全的教育
        2. 堅毅的性格、健全的文明與職業道德發展
        3. 創新與發明新技術
        4. 樂於廣納世界上最優秀的思維
        5. 勞動、政府與軍隊團結合作
        6. 當上述實現,國家將變得更有生產力且在世界市場上更有競爭力(世界貿易佔比提升);當一個國家的貿易變得更全球化,他必須著手保護它的貿易路線與海外立面,同時做好自我捍衛的準備,以便在被攻擊時迅速採取行動=> 發展強大軍事實力。
        7. 強勁所得成長;用下作為以下活動的財源:
          1. 基礎建設、教育與研究發展方面的投資。
          2. 發展各式各項統來激勵與授權有能力創造或取得財富的人。
          3. 持續發展的資本市場、將他們的儲蓄轉化為投資創新與發展活動所需的財源。
        8. 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
        9. 成為世界上主要的儲備貨幣(荷蘭盾、英鎊、美元)
      2. 巔峰階段(維持興起的各項成就,卻也埋下衰退種子、債務持續堆積)
        1. 國家變得富裕,民眾所得增加,使他們生產力變得更貴且更沒有競爭力。
        2. 民眾借錢享受富裕生活,最終造成金融泡沫。
        3. 金融利得的分配並不均等,導致貧富差距擴大。
        4. 自身利益影響政治體系,從而使他們的子女享受更大的特權,譬如更優質的教育;終將導致有錢的富人與沒錢的窮人之間的價值觀、政治與機會鴻溝越來越大。
        5. 儲備貨幣國使它獲得能借更多錢的過份特權,將使這個過家展開過度的舉債行為,長期下來將導致它的貨幣弱化=>借款活動為這個國家提供的財源已超過維持帝國的基本勢力所需,多出的資金被虛擲在國內過度消費。
        6. 維護與捍衛帝國所需的成本漸漸高於帝國所創造的收入;漸漸擁有帝國地位變得無利可圖。
      3. 衰弱階段(內部經濟疲弱加上內部鬥爭;帝國衰弱漸進地醞釀再迅速崩弱)
        1. 債務龐大、經濟陷入衰退,政府在債務違約和大量印製鈔票中做選擇。
        2. 政府通常會選擇印製大量鈔票=>進而導致通貨大幅貶值,最終也會使通貨膨脹加劇。
        3. 當政府無力為它運作籌措資金,各階級富人和窮人以及不同族群鴻溝加劇、內部衝突就會增加。
        4. 政治極端主義抬頭,反資本主義階段,民眾會把各種問題歸咎於資本主義、資本家與廣義的權貴份子。
        5. 政治極端期間,富人租稅增加、富人擔心自己的財富與福祉被剝奪,將把財富移轉到他們感覺較安全的地方,這些外流將導致國家稅收降低。
        6. 當財富外逃的情勢惡化到某個程度,國家就會開始取締這類行為,導致外流加速。
        7. 當此一類動盪情事發生,就會逐漸削弱生產力,導致經濟大餅縮小,此時民粹主義領袖崛起,受夠這一切的民眾,最終可能導向一個有能力撥亂反正的強勢民粹主義領袖。
        8. 這些內戰與革命會帶來新內部秩序。

  23. 失落的致富聖經
    1. 如果你渴望富足的生活,就不要把貧窮二字掛嘴邊;如果你渴望成功,就不要抱怨現在的生活,不要貶低自己的價值。
    2. 宇宙一元論(一即萬物,萬物歸一);一種元素創造宇宙萬物,萬物都是同一種元素的不同表現形式,這種哲學思想源於印度教,哲學家代表:
      1. 笛卡兒
      2. 史賓諾沙
      3. 萊布尼茲
      4. 黑格爾
      5. 愛默生
    3. 生命的意義就是自我發展,因此,所有生命都擁有一種不可剝奪的權利,那就是:實現自身最大可能的發展。
    4. 致富不是在於你是否可以做一些別人無法做的事情,致富是按照正確的方式做事的結果。
    5. 假如沒有書籍提供我們儲備知識,沒有機會出去旅行增長見聞,沒有睿智之友與我們探討交流,我們的心智就無法得到全面的發展。
    6. 人類的思想是影響創造財富的主要原因。
    7. 世界上的財富都是源自於宇宙能量與人類的創造力的完美搭配。
    8. 持續深入進行思考並不容易,其艱難程度甚至會使許多人畏縮不前。
    9. 只有充分發展自己,才會對別人有益。
    10. 究其本質,對財富的渴望就是在追求尋找生命的進步,在追求高的人生價值和完美的人生。
    11. 我們接受和運用財富的速度越快,財富向我們走來的步伐也會越快。
    12. 財富無窮盡,不要靠競爭思維取得財富,而要靠創造來致富。
    13. 實現財富夢想的關鍵就在於,運用自控力勾畫出清晰的願望藍圖,滿懷信心地堅守這幅藍圖。
    14. 自控力=>自己關注和思考的對象信念形成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應該運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始終關注那些積極正面的事物。
    15. 致富的根本在於創造和孕育,只有急功近利的才會選擇掠奪與競爭。
    16. 始終關注積極正面的資訊;關注貧窮只會更貧窮。
    17. 人類可以透過自己的思維構想物體,並把自己的思想傳遞給無形的宇宙能量,透過宇宙原始能量的運行創造出自己所構想的物體。
    18. 想要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就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工作機會;想要獲得更好的工作環境,就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工作環境。
    19. 你可以在自己的閒置時間去想像自己願景的所有細節,將其銘刻於內心深處。但如果你要盡快地富有,就不要在工作的時候思考財富願景的事情,這件事只要在閒暇的時候做就可以。
    20. 我們要隨時謹記,增強信心和堅定決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有一顆感恩之心。
    21. 不管你是不是有換工作的打算,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應該與當前的工作密不可分。
    22. 創造致富的本質:「我追求的,也要讓別人共同擁有。」
    23. 事實上,壓迫別人無法讓我們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也無法幫助我們控制周圍的環境。
    24. 人們的精神領域也需要啟蒙者,需要那些卓越的人告訴自己生命的真諦。
    25. 給員工升職加薪,並不一定與老闆的利益相符,那些薪水無法表現、衡量員工的卓越。
    26. 只要每天可以竭盡全力地工作(每一件事),信心堅定而高效率地完成每件事情,並且可以用真誠的感恩之心面對一切,那些原本表面看起來像是失敗的事情,就會用許多方式為我們帶來好處。
    27. 同頻共振,同質相吸。
    28. 一根針很容易被磁鐵吸引過來,但是你不能奢望磁體可以吸起一噸重的鐵塊;凡是那些成功人士,都會把每件小事看得很重要,這些小事實現起來比較容易,因此可以給人們信心,並且促使人們心中產生對未來更多更高的憧憬。
    29. 一個人如果想要吸引金錢,就應該專注富裕,如果每天想的都是自己的不足,都是自己沒有錢去買一樣東西,就不可能得到比當時更多的財富,已經擁有的金錢甚至也會因此流失。
    30. 捨財得財。
    31. 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32. 鐫刻在棺木上的瑪瑙,不如一句讚美的墓誌銘更有意義。
  24. 黑馬思維
    1. 教育是最標準化的領域,卻也開始經歷個人化的變革。
    2. 追求自我實現正是黑馬最重要的共通點。
    3. 能獲得自我實現的滿足感,靠得不是非常擅長某件事,而是深深投入自己的事。
    4. 個人化的成功,就是兼顧實現自我成就卓越。
    5. 追尋自我實現,最有機會活得淋漓盡致。
    6. 個人化時代帶來迷惘和恐懼,我們面對翻天覆地的劇變,直覺反應通常是退回熟悉的老路;然而現在老路已經不再是安全之道,而是注定落後之道。
    7. 黑馬成就卓越的關鍵時刻,談的不是鍛鍊技能,而是選擇。
    8. 洋特法則(群體大於個人)=>不要以為你很特別,不要以為你比「我們」優秀。 
    9. 黑馬覺醒=>讓黑馬前仆後繼地改變人生方向=>一種普遍壓抑個人的群體力量。
    10. 標準化的職涯,帶來標準化時代的成功定義。
    11. 標準化協定最主要的成功法則:跟別人一樣,但做得更好。=>誰在這個標準化體制裡展現最強本事,就能享有社會上最大的機會。
    12. 標準化協定核心精神在於,只要你一拋棄對自我實現的需求,投入標準化職涯,社會就會給你獎賞;最大的bug在於我們需要抑制渴望,延遲快樂,走在追尋專業的漫長道路上,任道而重遠。
    13. 標準化體制從來就不是為個人的自我實現所設計的。
    14. 如果你沒有好走在標準的大道上,就別對辛辛苦苦攀上高峰的強者感到眼紅。
    15. 如果你選擇走上曲折的岔路,連最在乎你的人都會嘲諷你;原因不是因為你的親朋好友希望你乖乖遵守規矩,而是你的決定推翻了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基本認知。
    16. 黑馬=>把握自己的特質,充分了解你的興趣,了解你的渴望,才能抓住適合真實自我的機會。
    17. 最難的不是接受新思維,而是揚棄舊思維。
    18. 雖然每個黑馬的走的路各不相同,第一步卻完全一樣,他們決定把自我實現擺在前頭。
    19. 當你在做的事情符合內在動力,你會走得很精采、很滿足;如果你搞錯或忽略動力,則會走得有氣無力,甚至放棄再走下去。
    20. 如果想實現自我,你需要知道自己到底熱愛什麼,而不是別人認為你喜歡什麼。
    21. 放棄了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工作,拿去交換兩件事:一是更好的收入,一個是在公司裡更大的話語權。
    22. 最後終於知道該怎麼讓生計結合我的天性了=>關鍵結合財富自由之定義:「把財富自由後想做的事情挪移到現在來做,並將其設計為可創造足夠收入」
    23. 找出微動力=>用評判遊戲來找出,我們認為是在評判別人的同時,其實也洩漏了你的內心;目標是要利用你強烈的情緒反應,發現心中暗藏的慾望。
      1. 第一步,你需要意識道你什麼時候在評判別人,並且還要有意識地留意你的反應。
      2. 第二步,辨別你評判別人的感覺。
      3. 第三步,問自己為什麼有這些感覺。
      4. 案例:
        1. 批判國家公園管理員=>整天待在大自然裡一定很讚!;要區分到底是成天待在戶外很讚,但卻一個人的孤獨你可以?
        2. 批判追債的人,去追那些欠債不還的人,逼他們把錢吐出來;要區分是追蹤欠債的人讓你熱血沸騰,還是逼他們交錢,你的幹勁是來自追捕東躲西藏的人,還是來自伸張正義。
    24. 我們無法讓熱情順應我們的人生,只能讓人生順應熱情。
    25. 打造熱情的關鍵不是遵循心裡最炙熱的一股動力,而是妥善調和許多不同動力,越多越好;找出越多微動力加以善用,你的人生就越能與你的興趣相結合。
    26. 我選擇找出真正的我,我選擇做出自己的決定。
    27. 標準化體制是由上面替下面做決定,獲益的是體制而非你。
    28. 在標準化思維下,風險取決於機率,在黑馬思維下,風險則取決於契合程度。
    29. 當別人說你的選擇很冒險,他們通常是基於標準化思維,忽略你個人的特質,只考慮機率,沒考慮人。
    30. 我只喜歡向自己負責,一肩扛起成敗。
    31. 想置於社會中心,見識顯赫人物,結交後起之秀,親睹高手如何推動社會改革。
    32. 如果某個機會更適合你,而且你能夠承受最糟的發展,那麼無論現有的機會是多麼穩定,有多麼令你滿意,你依然該選擇新機會。
    33. 勇於嘗試,才有機會得償所願。
    34. 如果你遵循標準化協定,依照對成功機率的估算,被動挑揀某個標準的選項,而非主動選擇某個適合你個人的選項,那麼你就是在放棄追尋自己的目標。
    35. 策略就是變好的方法,每個策略都能讓你逐漸提升,成就卓越的關鍵在於,找出適合你的策略。
    36. 標準化體制無意協助你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策略,而是想以一體適用的策略應付每個人。
    37. 了解你的策略,有賴於以一種嶄新的觀點,來看待強項的本質;強項是無從感受,關乎情境和持續變動的;換言之,強項很模糊。
    38. 要辨識自己的強項,不是藉由內省,而是要透過實際的行動。
    39. 人生的選擇可能無法收回,可能代價重大,但策略的選擇則如同小小常識;你要歡迎失敗,在追求卓越的路上,失敗可謂不可少,甚至是箇中關鍵。
    40. 黑馬思維=>核心關鍵,找出多重微動力後,聚焦真實自我視線熱情項目。
    41. 如果你想獲得自己眼中的極致成功,達到最高的非凡成就和自我實踐,那麼首先你就需要忘掉一個很熟悉的概念。=>忽略你的目的地。
    42. 其實多數人是在抵達之後,才發現自己的目的地何在。
    43. 標準公式教你要知道目的地,但黑馬思維教你要忽略目的地。
    44. 目的地對體制很有益,對自我實現卻很有害。
    45. 如果你相信強項很模糊,卓越很多樣,就該明白你無法預知知道自己能走到什麼地方。
    46. 設定目的地的錯覺,以時間衡量進度;誤區之一為你以為你可以靠「多少時間過去了」準確知道自己的進度;標準化讓我們相信,我們只要花時間就能成功。
    47. 你該對任何的建議學習時間抱持懷疑,對任何標準化的進度抱持懷疑,這類設定一成不變,只是針對平均狀況,沒有考量你不斷變化的微動力和強項。
    48. 黑馬思維最有助於自我實現,把潛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把你在乎的事情做得更好。
    49. 憑藉了解你的策略、和忽略你的目的地追尋成功,你在乎的事情就是選擇要爬哪座山,憑知道你的微動力打造熱情,憑清楚你的選擇打造目標。
    50. 所有遵照標準化協定的國家都是使用同一套人才培育體系,原因出在對人類潛能的相同假設=>人才稀少;人才稀少不是真理,而是體制造成的結果。
    51. 限額制度下的負和遊戲=>贏家或輸家是誰並不重要,重點是只要有一個人得以發揮潛能,就有另一個人無法發揮潛能。
    52. 在限額制度下,許多人的機會被犧牲掉了,用以成就少數人的機會,這比零和遊戲還遭,堪稱是負和遊戲。
    53. 基於黑馬協定,你的目標不是成為全國第一(極大的負和遊戲),你的目標是成為最好的你,而這並不妨礙別人做最好的他們。
    54. 選擇的自由愈大,個人的責任就愈大,自我實現不是別人能給你的,只能自己掙得。
    55. 當別人從我這裡得到想法,他有了指引,而我沒有損失;就像別人跟我借火點蠟燭,他有了光明,而我沒有變暗。
    56. 處境符合心境的人很幸福。
    57. 如果你死守筆直的窄路,會錯過更適合你的機會=>我越了解自己的動力和興趣,就越有目標。
    58. 你追求的自我實現的自由,最終取決於你能支持別人走上曲折道路的自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