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你的願景系統-OGSM

距離上一次更新文章已經是4個多月前的事情,這段時間筆者除了忙著日常工作外,也在沉澱、梳理為期10年的個人成長、突破計畫,然而在這過程中也拜讀不少經典著作,同時修改了2022年讀書筆記的習慣,有興趣的讀者可詳此篇文章(2022快速讀書心得)

前情概要完畢,接下來開始進行本篇文章想闡述的要點,大多數人對於夢想、願景、目的、目標等詞所代表的差異感受不強,稍微加以分類為:

  1. 夢想:現實上達不到,大多屬於自欺欺人,當你對於如何達成這個夢想毫無所悉,所需具備的技能、人脈、時間等,無法透過策略、具體規劃來達成者,這些你想像的美好事物,皆屬於夢想的範圍,譬如有的人夢想是另一半跟韓團偶像一樣帥一樣美、自己銀行存款餘額有12位數、成為億萬富翁等。
  2. 願景:旁人覺得很瘋狂,但你感覺可以達得到,尤其若是眾多人同樣盼望的願景,那麼透過眾人之力,突然就感覺自己行了,譬如企業對於自身的願景可能是創辦人相信的價值觀,以日本企業無印良品為例:

    他們希望打造對生活展現出「基本」與「普遍性」的價值之商品,透過此願景持續在商業上運作,然而讀者可以隱約感受到這比夢想更有底氣也更接地氣一些,畢竟如果你進到一間公司,老闆告訴你我們公司的願景(夢想)是反攻大陸,想必會把你嚇壞,但若是成為行業龍頭、致力於改善人類生活等,難易度即便很高,也較能想像到如何朝這個方向邁進。

  3. 目的&目標:當有人告訴你,他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財務自由,所以他的目標要先賺到5,000萬,然後把5.000萬投入股市,創造被動收入後達到財務自由這個目的,區分後可以明顯看到:
    1. 目的與文字表述相關,沒有數字的精確概念,但有具體的指標可以衡量有沒有達到你的目的;
    2. 目標與數字表述相關,擁有數字的精確概念,可從不同維度切入觀察。

|四象限分類(Quadrant)


看到這個圖可能讀者們會產生一些困惑,為什麼目標是具體且短期,難道不能有長期目標嗎?亦或者短期具體的目的,這邊的分類可以看出一個悖論,若單純從字義上判斷,考量時間軸後除了痴人說夢的夢想不在象限中外,皆可在時間軸上重新分類,然而若以單一維度(具體vs抽象)來看,此三者願景、目的、目標,具體的強度係目標>目的>願景,隨著時間長度不同,你需要辨別你想要達成的事項也會不同,例如以無印良品企業來說,要打造簡單生活品味的日常用品,讓用戶體驗到簡單又有質感的日用品,為貫徹此價值觀所打造的願景,需要若干目的來堆疊,好比說若要讓海外潛在客戶也能成為認同此價值觀的用戶,則往下再明確此願景的目的則會是推出不同海外用戶會喜歡的產品或服務,而根據此目的後再往下縮限則是明確可衡量目標,譬如2022年第一季海外用戶達整體用戶成長率提升30%的目標,當你或者企業把想要達成的事情/項目,不斷往下縮限,則可將抽象的願景具體成可數字化的目標,不只是企業適用,個人也同樣可以運用此精神,譬如你想跟金城武一樣帥氣(願景),因此你會透過很多目標來堆疊他,體脂率6%、濃眉(必要的話還可以展開幾根眉毛、粗細算濃眉)、黝黑皮膚等,綜觀這些縮限過程,都是從一個很大、廣泛的事情/項目不斷清晰,然而有沒有一套系統或者架構可以使這樣縮限的過程標準化以及可複製化?答案則是OGSM架構!

|何謂OGSM(Objective、Goal、Strategy、Measure)

OGSM係由四個英文單字所組成,並非單獨的字體意思,最早的概念是由Peter Drucker在1954年所提出的「目標管理」概念,由各大企業、政府內部廣泛運用發展而來的技術,經典的運用企業包含汽車業龍頭Volkswagen、零售業龍頭P&GCoca-Cola等,除此外新創公司應用者也不在少數,然而OGSM的組成分別係由Objective(願景、長期目標)、Goal(目標、短期目標)、Strategy(策略)、Measure(檢核)組成,那為什麼是這四個要素所組成?主要若你僅係將你想達成的事物從質化的文字敘述變成可量化的數字時,除了具體化的優點外,尚未有行動計畫及外部資源可供導入,也就說你知道他變成具體的數字了,但要怎麼做到以及誰能幫助你做到,這件事情依舊是不清晰的,故你會需要將Measure(檢核)再拆開為指標(Dashboard)+行動計畫(Plans);因此這份OGSM架構展開的表會長得像這樣:


為了減少焦慮、減少比較,你需要將你的Objective(願景、長期目標)展開成最具體的行動方案,以筆者的行業為例,要成為獨立執業的會計師,一般來說需要經過考取證照、工作經驗等要求,才能成為執業會計師,然而開始安排思考如何達到這件事時,隨著你對於這件事情的熟悉度不同,你的縮限效率、精確度也不同,因此透過OGSM不論你對於這件事情的熟悉度、經驗如何,他能強迫你朝固定解題方向思考:

O願景(文字)=>G目標(有數字)=>S策略(透過什麼?)=>M衡量(檢核)=>行動方案(加入時間軸)
從上述可以看見,為了達成成為獨立執業會計師Objective(願景、長期目標),這是這件事情的起點, 我們可以落實到其中一個Dashboar(通過某一科會計師的考試),並且把這科考試的所有時間軸展開,當然時間上能展開到多細,取決於你的時間顆粒度(Granularity)(關於顆粒度的敘述可詳打造你的快速疊代-轉子模組一文),有的人習慣以半天為單位,有的人習慣以小時為單位,根據筆者的經驗,最好的時間單位取決於你會略感到壓力,但不至於做出急促決策的單位。
 
從這邊可以看出,一頁PPT或者一張A4紙即可將原本很抽象的Objective(願景、長期目標)展開到有時間單位的行動方案,然而筆者認為最重要的關鍵則是透過行動方案的堆疊,讓你對於這件事情的達成有全局觀以及既視感,然而最好的行動方案最好能帶有提示功能,因此還可以透過Google Calendar來幫助你紀錄行動方案(Plans);以顏色區分不同目標在行事曆上的顏色,因此你的行事曆可以像這樣設定幫助你提醒:

※可建立特定主題相關:

讀者可以試著將你的願景、工作目標等需要規劃、一定時間投入的項目填入OGSM架構,只要你能將其展開至行動方案(Plans),對於達成它一定有所幫助;另外由於它的架構是一個從上而下(top-down)的方式,若你所縮限的Objective(願景、長期目標)中有其他單位、外部人員需要共同協作的地方,在這樣的情況下,你的行動方案Plans則同時會需要將負責人員也掛進來,以上述筆者的情況為例,若6/20開始上課是我請家教老師來上課,則這格會變成6/20開始上課-Staton、xx會計老師,並且可以在行事曆上發這位會計老師邀請,同步也提醒他上課的時間、地點等。

快速總結本篇重點如下:
  1. OGSM架構可幫助你將你想要達成的事情,落實在你的時間顆粒度中。
  2. 在你規劃一件事情時,為了避免你的想法太過天馬行空而無法落實,不是從17分鐘裡省出17秒,而是用17分鐘省出17個小時,你要在這17分鐘裡做出一個決定,接下來要花費17小時做的事情,到底值不值得做。
  3. 策略(Strategy)就是變好的方法,每個策略都能讓你逐漸提升,成就卓越的關鍵在於,找出適合你的策略。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