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你的生意模型
在前一篇文章中「創業,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有提到,創業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好風險的控管,但即便你做好了風險控管,無法透過持續且有效的模型獲得營利的情況下,你仍舊不會成功,然而這邊提到的模型則是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雖然「Business model」大多都翻譯為「商業模式」,但筆者的理解比較偏向稱之為「生意模型」;因為如果僅稱商業模式,那麼在製造業、工業、農業、醫療業、金融服務業等領域創業的話,統一稱之為「商業模式」,是否反而令人混淆?而模式一詞本身也是較為籠統,模型一詞是指對於某個實際問題或客觀事物、規律進行抽象後的一種形式化表達方式,因此以下我們將以生意模型作為文章主軸。
|可以隨心所欲的時候,人們總是互相模仿。
當你開始創業,踏入新創圈,你可能會發現這個圈子的人喜歡聽成功的故事,而非失敗的故事,理由其實再簡單不過,因為他們想模仿的是成功,而非失敗,但這裡牽涉一個暗數據(Dark data),創業家應該尋找的是區別成功和失敗的因素,而不是碰巧和成功有關的因素,因為這些因素也可能和失敗有關,而且就算這些因素更常和成功連結而非失敗,也不保證這樣的關聯就是因果關係,因此你需要利用客觀事實來判斷不同商業選項或生意機會的成熟度。
生意模型簡單來說是它是一個如何創造價值、傳遞價值以及獲取價值的模型;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即便模型與他人相同或類似,也會因為組織文化、與上下游供應鏈的關係、用戶忠誠度甚至成本管控能力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財務結果,因此若該模型僅係提供框架或一個指引,當技術進步、市場演變以及用戶習慣的改變,很有可能會被時代顛覆,被競爭者淘汰。
|沒有內容的想法是空洞的,沒有概念的直覺是盲目的。
- 主要夥伴(Key Partner);
- 關鍵活動(Key Activity);
- 核心資源(Key Resource);
- 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
- 客戶區隔(Customer Segment);
- 客戶關係(Customer Relation);
- 通路(Channels);
- 收入來源(Revenue Stream);
- 成本結構(Cost Structure)。
這類的模型工具,它精準地告訴你,思考這九個要素的問題,你的商業模式就已經站在一個高度上,至少它是理性且相對全面的;許多剛開始創業的人失敗原因,就在於生意模型和創業者自身的的核心能力、資源不匹配,BMC藉由九大要素提醒你,你的生意模型需要什關鍵資源;由於創業者一個人的能力與資源都是有限的,那麼如何選擇一個適合自己企業的生意模型、降低失敗的風險,就成為企業是否能夠存活的關鍵!針對BMC的展開及撰寫,隨著創業主意不同而有所不同,礙於篇幅關係沒辦法直接編制。(讀者可將你有興趣的主意來信詢問該如何展開成BMC。)
|未來的財富將緊隨著那些有能力創造出有益概念的人,而不是那些執行概念的人。
有很多創業家他們只重視「技術與產品」,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創業本質是「做生意」,那既然要做生意。就得從一開始設計一個很棒的生意模型,讓這件事能夠迅速獲得巨大的規模和可持續的競爭優勢,而不是亂七八糟的創新。是以分銷以及持續運營為主做的思考。
|為什麼要一開始就獲得巨大的規模和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 現在的創業環境極度競爭,若你的產品不是在市場上第一個推出、第一個打下城池、第一個建立護城河、第一個規模化壟斷,還是建議你乖乖回家,不建議創業All in你的身家。
- 如果你不算All in身家創業,小試一下水溫,經營副業可不可以? 副業也是生意,生意還是需要模型,只是模型規模比較小。
- 定義產業
- 找到目標市場/客戶/用戶
- 確認需求/痛點
- 定義產品/服務
- 確認上下游廠商、供應鏈、合作夥伴和競爭對手。
- 資訊流;
- 物流;
- 金流;
- 客戶;
- 用戶;
- 主要供應商;
- 合作夥伴;
- 競爭對手。
|決定你成功或失敗的,不是你的目標,而是你的系統。
- 正確的產業定位+生意模型(可透過BMC或其他Onboarding的方法);才能避免好的創業主意埋沒在創業的一開始。
- 當報酬大於風險,風險就容易被忽視,可透過模型及分析風險將其進行量化,避免低估風險,高估報酬。
- 重大的損失,常源自於微小的決定;固守舊信念,容易陷入偏見,透過模型的建立,確保思慮周到;建立修正邏輯。
- 創業不是一個目的地,同樣上班的終點也不是創業,為了做生意而做生意通常結局不是失敗就是繞了超長的遠路,應該要把精力放在解決問題之上。
好棒的分享💛
回覆刪除原來主管人剖析這麼多樣化,受教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