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美好的關鍵是什麼?擁有健康的身體、取之不盡的財富、個人卓越的事業、他人稱羨的伴侶?這些看似美好的人生體驗,就能讓你感到真正的幸福嗎?
|活出美好人生的關鍵在於對事實做出具有建設性的詮釋。
筆者認為在任何以事實為基礎發生的事項,並非對所有人產出相同的感受,好比你花1萬元跟另一半享用了一頓大餐,最後在廁所拉出來的仍舊是與你平常100元一餐相同的屎,甚至對身體來說營養素可能還相同,當你從這個結論去詮釋大餐不值得吃因為最後結局一樣,你會感受到什麼呢?想必還是會為了1萬一餐的其他附加價值,好比美食的味道、精緻的服務、特定節日的慶祝價值為他鍍金鑲鑽,當然這個例子是噁心了點,正常人可能也不會這樣從這個角度詮釋,那如果是這個例子呢?
當你準備去上班而且你知道再晚個一分鐘出門即會遲到(某個程度上來說你太了解自己也很了解這段路程),而在你出門時你的家人或者另一半,突然出現干擾你正要奪門而出的動作,可能是希望你順路出去幫他拿個東西,先幫他解決一個小事(小到只是手機桌布上的應用程式不小心被他藏去哪),而回到你剛剛基於對自己的理解判斷,你不耐煩的協助處理了卻還遭到冷言冷語說:「嘿 你為什麼這麼趕才去上班?」不論最後你上班有沒有遲到,想必心中只會浮現:「如果你沒有來攔住我,我是不會遲到&你也不會知道我看起來很趕。」;如果你的詮釋是如此,那想必你已經有一個好心情準備迎接這一整天。
如果說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及了解,是透過眼睛所見、耳朵所聽、鼻子所聞而得知,那麼你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將極大取決與你所接觸世界的媒介,也就是四肢與五官,但世界真是如此嗎?在產生這些懷疑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是誰在駕馭你接觸這個世界的媒介,也就是你的四肢與五官?答案就是你本人,也就是你的心、你的心智、你的靈魂,如果把你的軀殼譬喻成機器人,而你則是那個駕駛員,在這個層次下的推導,可以明白你的心智才是你如何看待、理解這個世界的關鍵要素。
|越是寧靜的人生,越具有建設性。
也因此本文的核心在於提供具體的四個心智模型,期望能為讀者帶來美好的人生,進而發展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工具箱!
|心智模型一、思考極限值(Thinking about limits)
大多數情況我們認同思考的重要性,我們也無法反駁一個重大決策,尤其是涉及金額龐大的投資或者攸關健康的醫療決策,在沒有經縝密的思考下,很難想像這些事情能無虞地執行到你希望見到的結果。
若你也認同上述的推導,那麼再來可試想一件事,那些你能透過思考、靈光乍現而得到困惑已久事情答案的那些時刻,是否有機會突然思考出與你本身專業、背景無任何關聯的答案? 好比無醫務人員背景,突然透過思考得出這一台手術該如何開才最符合此病徵的解法,又或者非精算背景,能透過思考得出最佳保險給付率?這些能透過思考能得出的答案是所限制的。
另一情境則是自我反思的部分,人類存活於地球的時間上不如其他物種,卻在各方面優於其他物種,很大一個部分是因為人類具備不斷優化、修正的能力,而具備這樣的能力的前提是你能自我察覺,反思,教會自己如何執行優化跟成長,但如果你沒有品嘗過執行後的失敗、沒有走出自我舒適圈朝向人群、沒有汲取每一 次自己思考後採取行動的失敗經驗,沒有讓這些事物的回饋去正向的修改自己,單純靠思想上的內省,聽從心理的感覺走,肯定會誤入歧途,因為人類是不理性且深受情緒影響的生物,你的內心好比有上成千上萬個指針的羅盤,每當你跨出一步、執行一個決策,那些羅盤指針不規律地晃動旋轉,全都指向不同方向,此時萬不可只聽從你內心的聲音。
結論:若把思考譬喻為手電筒,行為就是探照燈;它的光線可以進一步照向原先無法看透的世界,思考極限的邊界是你原本就略知一二或相對熟悉的領域,無助於你開拓新知及深入突破,而且往往思考的極限值比你想像的更快達到,因此若你常陷入苦思,事情卻無任何進展,很可能你已經達到思考的極限值,就請關閉手電筒,打開你的探照燈,採取行動,失敗後得到經驗然後再修正。
|心智模型二、安全邊際區間(Margin of Safety)
邊際一詞源自於經濟學,經濟學範疇有所謂的邊際成本、邊際效用等,大方向泛指每增加一單位效果的成本或者效益,跟邊界限制概念有所不同,那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又為何?這邊指的安全邊際最耳熟能詳的是由股神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於1973年以1億美金代價購入華盛頓郵報所提及的概念,在他投資時他認為華盛頓郵報被市場嚴重低估,他認為目前1億美金能夠入的市值其實是值5億美金, 因此他認為在這個低估的區間內,購入的勝算很高,爾後證實這筆交易為他帶來超過100倍的報酬,這在投資圈也是俗稱的抄底,但抄底失敗就變成韭菜,成功就是股神巴菲特,這邊宣揚的倒不是將安全邊際用於投資抄底用,筆者認為重點在於執行決策時能明辨何種區間是安全的,也就是凡事留有餘裕。
|人生美好的秘訣之一在於凡事留有餘裕。
如果今天你每個月賺5萬,扣除生活開支、一切雜支後,剩餘2萬,如果要每月還要繳2萬房貸,肯定會讓你過得很不舒服,因為這個數字代表你沒有其他彈性空間,一旦多一點額外支出,即需要縮衣節食,否則一旦繳不出房貸,就是流落街頭,房子被法拍等命運。這個案例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之所以好理解是因為每個月的房貸金額大致上固定,而你的支出、所得也好計算,對於有具體數字而言的情境,留有餘裕是很好理解的,但對於沒有數字輔佐的決策,該如何套用呢?答案就在於安全邊際。
安全邊際的廣泛定義是指你在任何情境下的決策,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底牌、底線後,與實際對應執行的決策中間的空間為之,舉例言之:
- 上班出門搭大眾交通,知道尖峰時段有所延遲,今天這場重要的工作會議決不能遲到,套用安全邊際概念心智模型後,你的作法會是:
- 更換其他交通工具,譬如uber。
- 提早你搭車的班次時間。
- 對於剛在一起的情侶關係,女性會傾向不太快與對方發生關係,確保對方不是個王八蛋。
- 買東西貨比三家確認自己沒有被套路或者遇到奸商。
- 在月台等候列車靠站,禁止跨入之月台線比月台縫隙更遠。
簡而言之安全邊際區間是你在生活場景中那些謹慎的時刻,你所採取決策後讓你感到相對有把握或者安全的感受,實則是你使用了安全邊際的心智模型在做決策,那為何這會是打造美好人生的方式之一呢?原因並不僅是我們為決策保留安全值,更重要的是我們避免被迫做出接受風險或者損失的決策,好比若你做出超過每月可負擔的現金流決策,付不出房貸、車貸等貸款,就會面臨法拍損失、車貸損失等,亦或者新聞上常常出現的少年股神違約交割,即是以融資買入現股方式,標的大幅下跌導致要追加保證金而未能如期如數追加,導致損失具體實現等情況。
結論:安全邊際區間(Margin of Safety)讓你凡事留有餘裕,除了決策當下的勝算較高、期望值為正之外,更重要的意涵是確保你在決策後的未來,不會被迫接受任何高風險所致的決策損失。
|心智模型三、期望邊界(Expected Boundary)
期待、期望是一種近乎於本能的情緒狀態,其因程度不同與貪婪、渴望的表現接近;但對外界而言你的期望能發揮的力量非常有限,好比當你在路上期望能有人給你100萬顯然不會輕易發生,10元可能容易得多,但這樣的情緒對內的影響卻十分巨大,我們時常把自己的期望建築在沙地上,還門戶洞開地讓別人也能在沙箱裡一起鏟沙,但是不期不待不盼望不太符合人性,這樣的情緒狀態出現時某個程度來說並非壞事,但卻會因為外界沒有達到你期望的情況給予回應或者如你所料而造成負向的回饋。
譬如說當你滿心期待做了一件善事,可能是和看似身障人士購買口香糖,和站在車水馬龍的路口購買玉蘭花,你期待做了這件善事後大腦分泌的
多巴胺帶給你的快樂,所以驅動了你做看是善事的事,又或者你買進了一檔股票,滿心歡喜期待價格朝向你期待的方向走,但情況如果相反,你遭受的將是雙重層面的打擊,不論是金錢上的或者情緒否定上的,而要在這樣的情緒狀態從中剝離,你需要停止將不可或缺的事物、目標和期望共治一爐,明確地區分這三者、清晰地構築你的期望。
|你的諸多不幸福時刻,都該歸咎於馬馬虎虎的期望管理。
當你對一個事物或者目標、夢想產生期望,請務必要將這個期望設定一個明確的期望邊界,期望邊界的意思係指你對某項事物產生期望時,之於常規下合理的範圍為之;反之超出這個範圍皆屬不在當初預期內,你不該對這範圍以外的事物產生期望感或者失望感,譬如某間餐廳的網路評價非常好,且非常難訂位,當你好不容易在與伴侶的週年慶日子訂到了這間餐廳,此時你的期望可能有:餐廳的餐點如網路評價般美味、伴侶稱讚你非常會挑餐廳、伴侶感謝你安排的這一切...等等,結果出現當天餐廳的菜單臨時更改,伴侶原先喜歡的餐點今天餐廳沒有做,而這個菜單的異動你的伴侶並不喜歡,即便你仍然很喜歡,但沒有達到你預先想要的效果,這個情境下你會注意到你的一個決策方案會有許多的期望,一旦你沒有把這些期望設定邊界,影響你的幸福感更多的是不達預期後的沒落感及失望感,而非你所期望的事物本身差異。
上述情境中,若要設定期望邊界,你可以這樣做:
- 開始期望前決定何者是你能控制以及不可控制項目:
- 你可以控制餐點的預算。
- 你可以控制去餐廳的交通方式。
- 你可以控制去餐廳要穿的服裝。
- 你還可以控制.....。
- 你不可控制餐廳是否如評價般的好。
- 你不可控制餐廳是否一定會有你想吃的餐點。
- 你不可控制伴侶是否一定會滿意今天的安排。
- 你不可以控制.....。
- 分類能控制及不可控制項目後,決定期望的優先層級:
- 最高層級:週年慶美好回憶。
- 次高層級:餐廳及餐點滿意度。
- 中層級:去餐廳的路上是否塞車。
- 低層級:價格是否過於高昂。
結論:當你決定了一個情境中什麼是你最期待的部分,什麼部分相對不重要,什麼部分你可以控制決定,什麼部分不行,你即可為此分配你該付出的資源,包含你的時間、金錢,更重要的是你的注意力,如果你想塑造你的行為,最快的辦法就是改變你的注意力所在,改變你賦予某件東西的意義,讓你自己有更大的自主權,為了這個最期待的部分付出更多心力,降低那些無法控制且期望值低的部分。
|心智模型四、黑盒子決策(Black box decision-making)
心智模型本身就是一個人依據何種內容、論點做出決策的模型產物,但從一開始的預測過程到實作到最後的成果產出,難免會出現與你想的有落差的時候;如果今天我們是在寫程式,可以使用非常多的檢查工具進行除錯的的工作,來確保你所想的結果產出如你預期,但之所以你能這樣做,是因為寫程式的每一行程式碼,都被清楚的紀錄在系統中,確保你能事後修正。
同樣在飛機搭載乘客的過程中,考量飛機的行駛高度,一旦失事則傷亡慘重,即便出事率只有萬之一,對於製造商而言也是難以承受的損失,因此降低因人為操作或者機械異常導致的失事則首要重要,因此飛機製造商在製造飛機時,為了能調查飛機失事的原因,建立了一個設備,也就是
飛行記錄器(Flight recorder),俗稱黑盒子(Black box),不過其真實顏色為橘色;這個設備讓飛機製造商、飛安調查會等需要知道飛機上一切攸關於飛安資訊的人得以於事後回顧檢視。
飛機的黑盒子是用來記錄飛行數據和通訊記錄的裝置,其目的是在發生事故時能夠追蹤和分析飛行過程中發生了什麼。飛機黑盒子的重點是對飛行過程進行詳細且透明的記錄。
套用在我們個人決策場景,黑盒子決策(Black box decision-making)並非黑箱作業,相反的它是一個被如實且保護好的決策紀錄空間,一旦你沒有辦法追蹤你是依據何種觀點所下的預測,實際結果與你所想的有差異時,你沒有辦法事後檢視(事後檢視模組可參閱
連結),不論這個差異是好或者是不好,都不是太好的情況;
如果實際結果比你所預測的還好,可能只是一個誤打誤撞,反而讓你誤以為自己做得很好,最後僅是為了下一次更大的失敗埋下伏筆;如果比你預測的還不好,則會使你蒙受更大損失。因此,當你做出某項重要決定時,把這時候你的腦袋裡面想些什麼通通記錄下來,忠實呈現你的決策路徑,從你是如何預測的事情過程、你的思路、你的假定、假設、前提、情緒,完整地紀錄紀錄,將有助於你事後追蹤修正它。
結論:你如果搞不清楚你自己為何會墜機,你就會再次墜機,當你能了解事情到底怎麼搞砸的,那些搞砸的事情就能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好,相反如果你無法清楚解釋你錯在哪裡,表示你根本不瞭解這個世界或你自己,當你更了解自己,人生自然更美好。
留言
張貼留言